[工人日報]“遲播雙密雙高”技術破解糧油爭地難題
4月26日,油菜“遲播雙密雙高”技術觀摩會在四川省邛崍召開。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培育的耐遲播、耐密植、高產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種“中油雜501”配套適期遲播密植高產高油多抗新技術(“遲播雙密雙高”技術),即將迎來大面積高產,經中國作物學會油料作物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田間評價,在邛崍260畝示范田理論畝產達341.47公斤,高出四川省油菜平均單產水平一倍左右。
“中油雜501”由油料所王漢中院士團隊歷時十年攻關培育而成,是我國油菜育種領域的重大標志性成果,區域試驗平均含油量達50.38%,畝產油量107.35公斤,比對照高26.93%,且菜籽優于國際雙低標準(低芥酸、低硫苷),營養價值突出。
該品種2022年在湖北襄陽配套密植技術,理論畝產達419.95公斤,刷新我國冬油菜單產紀錄;2023年在湖北江陵稻油輪作區實收畝產達303.8公斤,創湖北省百畝機械實收單產新紀錄;2023年在江蘇東臺鹽堿地實收畝產323.87公斤,創鹽堿地油菜高產紀錄;2024年在長江流域遭遇嚴重低溫凍害條件下,多地百畝示范畝產仍達300公斤以上,表現出極強抗逆穩產性。目前,“中油雜501”已被農業農村部列入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和2025年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
近年來,我國油菜年種植面積達1.17億畝,產油量占國產油料作物產油量的半壁江山,提升油菜產能對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意義重大。針對倒春寒危害、冬閑田面積較多、根腫病高發等問題,油料所聯合相關單位,在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穩定支持下,以耐遲播耐密植高產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種“中油雜501”等為基礎,創新研發“遲播雙密雙高”技術,將播期推遲至10月10日以后,有效緩解了稻油輪作茬口矛盾、減少了早播導致的冬前早花和根腫病風險,結合高密機械化聯合精量播種、油菜全營養緩釋配方施肥、精準化調控旺促壯、綠色綜合防災減災、機械分段減損收獲等技術,有效支撐了油菜“擴面積、提單產、保穩產”。
與會專家一致表示,加快推動“遲播雙密雙高”技術在我國油菜主產區應用,可有效緩解長江流域糧油爭地難題,預計每年可增產菜籽油上百萬噸,在推動雙低菜籽油替代部分進口大豆油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居民食用油健康水平。(通訊員 章惠雯)
- [光明網]科技利器構筑“瓜果衛士”!我國瓜實蠅綠色防控技術效果顯著2025-04-28
- 全谷物類黃酮及其生物合成途徑2025-04-28
- [光明日報]科學家破解豌豆七大性狀基因之謎2025-04-28
- [新華社]首季中國經濟觀察|“四良”融合 糧油生產開局良好2025-04-28
- 首個桃完整泛變異組圖譜發布2025-04-28
- 發現提高玉米蛋氨酸含量的關鍵基因2025-04-28
- 紫花苜蓿結構變異對重要農藝性狀的影響2025-04-28
- ?[人民日報]產油量占半壁江山!我國油菜年種植面積達1.17億畝2025-04-27
- [農民日報]牛肉價格回暖,肉牛產業何時走出“寒冬”?2025-04-27
- [新華網]這個“未解之謎”,被破解了!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