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老肉牛繁育合作項目在老撾萬象正式簽約,中國自主培育的華西牛走出國門,標志著中國肉牛種業在國際市場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中國肉牛種業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老肉牛繁育合作項目是中國肉牛種業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行動。此次合作項目,我國將向老撾提供10萬劑華西牛冷凍精液和10頭華西牛種公牛,助力老撾提升肉牛養殖效率,培育優質品種,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長期致力于肉牛關鍵技術研發與攻關,成功研制了國內首款肉牛基因組液相育種芯片“Cattle 110K”,構建了華西牛全基因組選擇評估體系;建立了華西牛育種數據庫,形成了以育種場和種公牛站為核心的數據收集模式和聯合育種體系。2021年底,華西牛獲得國家畜禽新品種證書,成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肉牛新品種。截至目前,全國已經建成多個華西牛核心育種群,育種群規模達到2.34萬頭,推廣省份從最初的6個增加到12個,存欄華西牛種公牛站從3家增加至25家,華西牛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凍精全國市場占有率突破20%。(通訊員 付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