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這種我們餐桌上常見的油料作物,不僅為我們的飲食提供了豐富的油脂,還在農業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油菜的生長過程中常常面臨一個兩難問題:如何既能快速生長,又能增強抗逆境能力(如干旱、低溫等)?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營養與栽培團隊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揭開了這一謎題,研究人員發現氮肥在調控油菜葉片結構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從而實現了油菜光合速率和單位面積質量協調增加,為生長能力和抗逆性的同步提升提供策略。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實驗植物學雜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
生長與抗逆:一對“矛盾”的難題
油菜的生長能力和抗逆性分別受葉片光合速率和葉片單位面積質量的影響。光合速率決定了植物將陽光轉化為能量的效率,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速度;而葉片單位面積質量決定了單位面積下物質能量的消耗,葉片單位面積質量高的葉片通常生長較慢具有更強的耐脅迫能力。然而,這兩者之間往往存在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光合速率高的葉片通常葉片單位面積質量較低,抗逆性較差;而抗逆性強的葉片則葉片單位面積質量較高,光合速率較低。
這種矛盾使得農業生產中常常面臨一個難題:如何在提高油菜生長速度的同時,增強其抗逆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從葉片的結構入手,深入探究了氮肥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氮肥:調控葉片生長的“魔法師”
氮肥是農業生產中常用的肥料之一,它對植物的生長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研究團隊通過分析油菜葉片的超微解剖結構特征,發現缺氮時,葉肉細胞密度增加促進了單位面積比葉重,但降低了用于光合作用的氮養分,降低光合速率。氮肥施用增加了用于光合作用的氮,提高了柵欄組織厚度對二氧化碳傳輸的促進效應,進而促進光合速率;同時增加的柵欄組織厚度增強了葉片的單位面積質量,從而提高油菜的抗逆性。這也意味著,氮肥在促進油菜的快速生長起到了“雙重作用”,但施氮后單位面積質量變化由葉肉細胞密度和柵欄組織厚度的變化權衡影響。
如何“平衡”生長與抗逆?
研究發現,不同品種的油菜葉片結構對氮肥的響應存在顯著的差異,施氮后葉肉細胞密度變化不大但柵欄組織厚度增加的品種光合速率和單位面積質量協調增加。因此,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優化油菜品種和合理施用氮肥,實現油菜生長能力和抗逆性的協同提升。
不同油菜品種葉片結構特征對施氮的響應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氮肥在調控油菜葉片結構中的關鍵作用,還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優化品種和氮肥施用策略,農民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顯著提高油菜的產量和抗逆性。這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研究團隊還指出,未來可以進一步探索其他營養元素(如磷、鉀等)對油菜生長和抗逆性的影響,以及不同環境條件下(如干旱、鹽堿等)氮肥的作用機制。這些研究將為油菜的養分管理與高效栽培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導。(光明網記者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