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國家級獎成果
科技獎勵
國家級獎勵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中國公民,國家技術發明獎不授予組織。
獲獎年度 | 成果名稱 | 獎項 | 第一完成單位 | 第一完成人 |
---|---|---|---|---|
1996年 | 控制棉鈴蟲猖獗危害配套綜合防治關鍵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王武剛 |
1996年 | 高配合力“蜜枚四倍體”和蜜枚無籽1號西瓜優良品種的培育與推廣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 譚素英 |
1996年 | 適于麥棉套種的棉花新品種中棉所17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 蔡榮芳 |
1996年 | 茶樹優質資源的系統鑒定與綜合評價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 俞永明 |
1995年 | 馬傳貧病馬與其弱毒疫苗免疫馬血清抗體鑒別法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 盧景良 |
1995年 | 新農用標記化合物和同位素示蹤新技術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 溫賢芳 |
1995年 | 長江上中游兩熟制油菜秋發生物學基礎及高產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研究所 | 趙合句 |
1995年 | 全國煙草侵染性病害調查研究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 | 陳瑞泰 |
1995年 | VA菌根主要生物學特性及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汪洪鋼 |
1995年 | 甜菜多倍體新品種甜研302的育成與推廣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甜菜研究所 | 楊炎生 |
1995年 | 廣適應性高產夏大豆新品種——中豆19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王國勛 |
1995年 | 八種糧食作物種質資源抗病蟲特性鑒定與評價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 吳全安 |
1995年 | 《農業科學敘詞表》與農業敘詞庫系統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 | 方陸明 |
1995年 | 赤眼蜂的應用研究、工廠化生產及大面積防治示范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防研究所 | 王承綸 |
1995年 | 桑黃化型萎縮病病原及防治技術體系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 | 蒯元璋 |
1995年 | 果樹資源性狀鑒定及優異種質篩選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 蒲富慎 |
1995年 | 適合麥棉兩熟夏套棉花新品種一中棉所16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 黃禎茂 |
1993年 | 蜜蜂強群優質高產飼養技術的研究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 沈基楷 |
1993年 | 綿羊免疫雙胎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研究所 | 王利智 |
1993年 | 茸鹿雜交優勢的利用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 鄭興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