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30日,為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賀信精神,中國農科院舉辦了以“科技保障農產品安全與營養”為主題的第三屆農科開放日活動。院屬32個單位開放實驗室、試驗站、試驗裝置,向公眾開展了科普講座、動手實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480萬人參加了相關活動。
本屆開放日以線下活動為主、線上活動為輔。26日的啟動儀式上,展示品鑒活動首次全方位展示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保障農產品安全與營養方面的科技進展成果,32個單位根據各自學科特色隨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在作科所國家種質資源庫,科研人員帶領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同學們“探索種子方舟,感受生命力量”,在了解種質資源相關知識的同時,讓同學們踏入水田,親手體驗備苗、插秧,真切感受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在植保所,科研人員帶領社會公眾發現生物防治中卓越的“獵手”,探秘植物根際的“跨界好友”。在環發所,小朋友們在箱式植物工廠體驗如何生產潔凈蔬菜。在牧醫所,社會公眾通過了解餐桌上高蛋白、高營養食品“雞蛋”和“牛肉”的前世今生,開啟了美味探索之旅。在蜜蜂所,參觀者聆聽蜜蜂觀察箱現場講解,近距離觀察蜜蜂王國的奧秘。在草原所,社會公眾了解了現代遙感技術在草食畜牧業中的應用如何提高牧場管理等內容。在果樹所、蘭州牧藥所、上海獸醫所,社會公眾參觀了果樹病蟲害標本室、中獸醫藥陳列館、中國動物寄生蟲標本館,通過一件件標本和模型,了解農業發展史、動物醫學在保障生物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及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等相關知識。在棉花所,社會公眾通過觀看棉花植株、棉花種子、彩棉樣品,豐富了對棉花用途的認知。在南京農機化所,科研人員手把手指導學生們操控遙控自走式果園風送噴霧機、智能田間管理機器人等設備,在互動體驗中讓學生們零距離感受智能農機的科學魅力。在資源區劃所成都無人農場,智慧農業創新團隊展示了巡田機器人、噴藥機器人,以及割草機器人如何工作,采摘機器人如何采摘蘋果等內容。農業科研人員通過手中的種子、顯微鏡和農業機械為社會公眾展示了農業科研的無窮魅力,讓社會公眾在觀察、動手與參與中學習了農業科學知識,啟迪了科學思想,播下了科學的種子。
院網開放日專欄發布了專家參與制作的80余條科普小視頻,為公眾答疑解惑。我院農業科研工作者用通俗易懂的科普小視頻和充滿農科情懷的微電影開展了農業科學普及。
本屆農科開放日,線下活動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了現場消毒工作,保障所有活動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