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何中虎研究員帶領的小麥品質研究與新品種選育創新團隊選育的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578”在焦作市修武縣的高產示范田進行了現場實打驗收,小麥平均畝產達到841.5公斤,創下黃淮麥區高產紀錄。
在實打驗收現場,驗收專家組在“中麥578”30畝高產創建示范方內進行測產。現場用聯合收割機隨機收獲1個樣點,實收面積1.135畝,共計收獲籽粒鮮重1002.5公斤;用谷物水分測定儀測定籽粒樣品6個,籽粒平均含水率為16.7%。除去雜質后,按國家糧食入庫安全含水量13%計算,折合平均畝產841.5公斤。
中麥578是由作科所和棉花所合作,歷時20年選育而成的新品種,于2019年通過國家審定。根據多年多點試驗和大面積展示示范,該品種表現高產早熟抗倒伏、抗病抗逆適應性廣、優質強筋且品質穩定等突出特點。區域試驗中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3%左右,大面積示范與周麥18和濟麥22產量持平;比對照品種平均早熟2天,為玉米早播奠定基礎,有利于全年豐收;抗倒伏,籽粒常年千粒重50克以上,外觀商品性好;兼抗條銹、葉銹和白粉病,赤霉病中等偏輕,較耐穗發芽,灌漿速率快,耐高溫,抗冬季凍害和春季低溫;平均蛋白質含量14.7%,吸水率60%,穩定時間18分鐘,延展性163毫米;面包體積1000毫升、評分90分,面包品質達到進口優質加麥水平。
此次活動得到中國農科院重大科研任務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