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創新團隊發現了調控大豆株型、提高大豆耐密植與耐旱性的重要基因 GmMYB14, 揭示了該基因通過油菜素內酯途徑調控大豆株型,提高大豆耐密植與耐旱性的分子機理。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植物生物技術(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GmMYB14 基因對大豆株型的調控作用
據團隊首席周新安研究員介紹,株型是大豆產量形成的主要影響因子。隨著大豆機械化作業水平的不斷提升,迫切需要株形緊湊、耐密抗倒的新品種以及對大豆株型調控機制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
GmMYB14定位于細胞核,具有酵母自激活活性。通過雙熒光素酶活性檢測、凝膠遷移試驗以及酵母單雜交試驗,驗證了GmMYB14能夠與 GmBEN1 的啟動子結合,上調 GmBEN1 基因的表達。GmMYB14的過表達植株內源油菜素內酯含量下降,產生株高降低、葉柄縮短,葉柄與主莖夾角變小、葉面積縮小、株型緊湊等表型,從而提高了耐密植特性,并改善了大豆對干旱或滲透脅迫的抗性。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以及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通訊員 鄒仕喬)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bi.1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