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生態基因組學中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吳孔明院士團隊、煙草研究所、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諾禾致源、未來組等多家單位聯合發布了高質量草地貪夜蛾基因組序列,首次從基因組層面揭示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群體的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征,對草地貪夜蛾的科學防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該成果在線發表在BioRxiv上。
該研究通過Illumina、PacBio、Hi-C等高通量測序技術,構建了一套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草地貪夜蛾基因組序列,contig N50達到5.6 M,是目前為止組裝質量最好的草地貪夜蛾基因組序列。進一步對我國16?。ㄊ?、自治區)的105份樣品進行了重測序,揭示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為一種以玉米型遺傳背景為主導的“雜交型”;抗性相關基因掃描檢測發現入侵中國群體對傳統有機磷類農藥、有機氯類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具有較高的抗性基因變異頻率,而沒有檢測到對新型酰胺類農藥和Bt毒素抗性基因變異位點,預示對相關傳統農藥抗性風險很高。而生測結果也證實對有機磷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具有較高的抗性,而對新型酰胺類農藥和Bt毒素比較敏感。
該研究表明有機磷類農藥、有機氯類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等傳統農藥目前不宜用于入侵中國草地貪夜蛾的防治,而酰胺類農藥、Bt毒素和Bt作物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通訊員 趙華)
原文鏈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813154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