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在黑龍江嫩江召開重大科技任務“大豆花生控毒固氮耦合綠色高效關鍵技術研究”現場觀摩暨工作推進會。經現場測產專家組大面積機械化實打實收現場驗收結果顯示:北大荒集團七星泡農場(第五積溫帶)1200余畝連片大豆應用上述關鍵技術,畝產達257.48公斤,增產10.06%,且誘導大豆結瘤效果顯著,收獲期大豆根系仍有大量鮮活根瘤。
大豆花生是我國重要的糧油作物,提升大豆油料產能是國家戰略需求。然而,大豆花生產業發展面臨兩大國際性難題,一是易受劇毒強致癌黃曲霉毒素污染,阻控難;二是同屬于豆科作物,能夠與土壤根瘤菌共生結瘤固氮,但自然條件下結瘤少、固氮效率差,難以滿足高產高效綠色生產需求。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團隊歷經20多年持續研究,從土壤源頭開展黃曲霉毒素阻控和結瘤固氮耦合探索,首創了大豆花生控毒固氮耦合綠色增產技術,發明出ARC多功能微生物菌劑,同步實現了大田源頭阻控黃曲霉毒素與提高結瘤固氮效率,2024年被遴選為全國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
目前,該技術已連續5年在我國大豆花生主產區示范應用,突破了微生物菌劑易受地域、品種、環境等限制的瓶頸難題,應用社會、經濟及生態成效顯著,為大豆花生大面積單產提升提供了原創性革命性新路徑。
據悉,為加快大豆花生控毒固氮耦合機制實現重大原創性理論突破和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大豆花生控毒固氮耦合綠色高效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技任務,實行“解析機理-創制產品-研發技術-示范推廣應用與政策創設”的鏈式創新思路,由油料所牽頭,匯聚全院5個研究所7個優勢創新團隊,形成聯合協同攻關模式。專家組一致表示,加強該科技成果產出和規模化應用對保障糧食和食品安全,服務大豆油料產能提升、綠色低碳高效生產和國家雙碳戰略意義重大。(通訊員 張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