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產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是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而良種是肉牛產業發展的“芯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所育成的華西牛,自2021年育成以來,全國100余家育種企業、科研院所和技術推廣單位通過“合作協議+技術服務+基地共建”等方式,持續開展華西牛的選育提高和推廣。華西牛育種群體所在省份從最初的內蒙古、河南、湖北、吉林、云南和新疆6個省(自治區)擴展到12個省(自治區)。目前育種群體規模已達1.73萬頭,存欄種公牛406頭,占全國存欄種公牛14.5%,累計推廣種公牛850余頭,年推廣凍精484萬劑,占實際銷售凍精數量的19.4%,有力提升了我國肉牛種業的市場競爭力,對加快實現肉牛種源自主可控,保障種業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華西牛育種始于1978年。采用雜交組合篩選、橫交固定、世代選育的技術路線,應用現代育種技術和全基因組選擇相結合的策略,于2021年通過新品種審定。華西牛具有生長速度快、屠宰率高、凈肉率高等特點,育肥期日增重1.36公斤,屠宰率62.4%,凈肉率53.9%,不但適應北方牧區、農區,在南方草山草坡也表現良好生產性能,綜合品質具有國際競爭力。在近日結束的第五屆全國種公牛拍賣會上,45頭華西牛陸續成交,這也反映出華西牛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這些華西牛為代表的優秀種牛資源,將走向全國各地開枝散葉、開花結果,服務于產業、造福于社會。(通訊員 付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