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草莓種質改良團隊聯合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共同發布八倍體草莓端粒到端粒基因組,系統解析了八倍體草莓亞基因組結構和遺傳分化,并解析了亞基因組的表觀遺傳進化機制。相關成果發表于《園藝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
栽培草莓是復雜的八倍體植物。該研究以紅顏草莓為材料,從頭組裝八倍體草莓端粒到端粒基因組,鑒定出包含ABCD四個亞基因組共109320個基因。通過構建系統進化樹,發現B、C和D亞基因組來源于同一祖先或祖先近緣種,C和D亞基因組最先被引入到八倍體基因組中,A亞基因組是最后的直接祖先供體。分析表明,A亞基因組CG、CHG和CHH甲基化水平最低。亞基因組A偏向表達基因高于其他亞基因組,且A偏向表達同源基因多為基因體甲基化(gbM)。該研究為后續開展草莓基因功能挖掘、抗性分子育種和品質改良提供了理論和數據支撐。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趙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93/hr/uhad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