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清潔流域團隊開展電化學輔助的好氧堆肥技術研究,揭示了電場作用下可實現對有機廢棄物高效腐熟與微生物耐藥性有效控制雙重目標,為高效安全的好氧堆肥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工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好氧堆肥是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徑,然而,堆肥的腐熟周期長、養分損失大,堆肥中抗生素耐藥性的控制問題等都亟待解決。
研究結果表明,電化學輔助堆肥顯著提高了堆料溫度、總氮含量、發芽指數和腐殖質指數,腐熟周期比對照縮短了5天左右;同時,堆肥終點抗生素耐藥基因和耐藥菌分別比對照下降了33.52% ~90.66%和68.60% ~85.24%。電化學輔助堆肥處理中,芽孢桿菌、熱芽孢桿菌和鹽芽孢桿菌豐度的增加加速了堆肥的成熟和腐殖質化,黃曲霉的豐度增加提高了固氮能力,多種耐藥基因潛在宿主細菌減少,實現了好氧堆肥微生物耐藥性的有效控制。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王佳)
原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401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