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傳粉昆蟲資源與育種團隊與阿根廷里奧內格羅國立大學合作,發現過去30年(1989-2019)全球農業對傳粉蜜蜂的依賴度越來越高,但家養蜜蜂數量及傳粉服務能力遠遠不足,無法滿足全球農業最佳授粉需求。研究認為發展養蜂對維護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食物供給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農業、生態系統與環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上。
據悉,傳粉昆蟲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球75.7%的主要作物依賴昆蟲傳粉,昆蟲傳粉產生的經濟價值占全球作物總產值的9.5%。過去60年全球農業蟲媒作物種植比例持續上升,傳粉昆蟲在作物生產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幾十年來,受環境破壞、農藥不合理使用等諸多因素影響,野生傳粉昆蟲數量銳減。在野生傳粉昆蟲不斷下降的背景下,家養蜜蜂能否滿足農業授粉需求,目前仍不明確。為此,科研團隊分析了1989年-2019年全球49種依賴蜜蜂傳粉的作物種植情況和蜜蜂蜂群數量,以了解全球、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農業授粉需求和家養蜜蜂傳粉服務能力。
研究結果顯示,1989年-2019年全球農業授粉需求呈現日益增加趨勢,但家養蜜蜂傳粉服務能力卻在逐年下降。過去30年,全球農業的授粉需求以每年1.78%的平均速度增長,是家養蜜蜂蜂群年增長速度的2倍。截至2019年,全球農業對傳粉蜜蜂的需求量高達實際蜂群數量的2.3倍。在眾多作物中,油料作物的授粉需求占全部作物授粉需求的70%以上,其中大豆和油菜2種作物占比高達50%以上。不同地區之間,農業授粉需求、家養蜜蜂傳粉服務能力、蟲媒作物多樣性存在顯著差異,且不同地區的農業授粉需求波動趨勢與作物多樣性波動趨勢呈正相關關系。與蟲媒作物多樣性較高的中國、印度、日本等亞洲國家相比,作物多樣性較低的阿根廷、巴西、美國等美洲國家,家養蜜蜂數量遠不能滿足作物授粉需求。該研究結果為制定養蜂業發展規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楊宇暉)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gee.2022.1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