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山東省壽光市召開“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韭蛆新技術示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李天來,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楊禮勝,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首席張躍進,中國農科院成果轉化局局長王述民、院辦公室副主任文學、科技局副局長熊明民等出席會議。會議由蔬菜花卉所所長孫日飛主持。
新型防治韭蛆技術——“日曬高溫覆膜法”由中國農科院蔬菜所副所長張友軍研究員團隊研發,主要針對韭蛆不耐高溫的特點,在地面鋪上透明保溫的無滴膜,讓陽光直射到膜上,提高膜下土壤溫度,當韭蛆幼蟲所在的土壤溫度超過40℃,且持續3小時以上,則可將其徹底殺死。每畝防治成本僅為化學防治成本(2000元/畝/年)的百分之一,薄膜洗干凈后可反復利用多年。該技術自5月份實施以來,目前已在山東、河北、天津、安徽、甘肅、浙江等多省份示范,防治效果均達100%,效果極為顯著,也得到了示范農戶與當地農技推廣人員的極高評價。
在示范現場看到,使用了“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技術的韭菜長勢喜人,根莖粗、分裂多、葉片寬綠,與對照田塊葉片發黃的韭菜對比十分明顯。現場農戶高興地說道:“一開始不相信能治好,沒想到試驗后,效果真好,還省去了買農藥、雇人打藥的成本至少每畝2000元?!薄熬褪沁@種看著簡單的辦法,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重要的是韭菜質量安全有保障,再也不用擔心出事兒了?!被堟傓r業綜合服務站站長張利煥介紹到?;堟傸h委書記韓效啟向與會專家和領導匯報:“韭菜是化龍鎮的農業主導產業,化龍鎮也是壽光韭菜面積最大的鎮。上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抓得很嚴很緊,只要一使用禁用農藥,檢測出來就要抓人,壓力非常大?,F在我們每個村都在推廣這個技術,現在已在56個地塊在推廣。今后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推廣好它,擴大戰果。”
在總結交流會上,張友軍詳細匯報了該項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發過程。依托2013年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作物根蛆類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的實施,蔬菜所聯合國內30多家科研院所、教學單位進行深入攻關,在系統研究韭蛆的生物生態學特性、田間發生危害規律與災變機制的基礎上,經過先后試驗臭氧水澆灌、臭氧水澆灌結合覆膜等方法,發現韭蛆具有極其不耐高溫的特點,經過15個月的反復試驗和示范后,發明了“日曬高溫覆膜”法。該技術具有操作簡單、當日見效、殺韭蛆徹底、防蟲成本低、省工省時、綠色環保、持效期長,以及無任何藥劑殘留等優點。
楊禮勝指出:該技術是一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害蟲防治新方法,具有效果好、效益好、簡便易學的特點,將極大地促進我國韭菜產業甚至整個蔬菜產業的發展,增強廣大消費者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信心,應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與會專家給予該項技術高度肯定與評價,一致認為,這是一項綠色、經濟、簡便、實用的根部害蟲防治的革命性新技術,是害蟲綠色無害化防控的典范,建議大力宣傳,迅速在全國韭菜蛆蟲發生區推廣應用,并進一步加強深入細化研究,為其它蔬菜土居害蟲的防控提供借鑒。
來自全國各省市農業大學、農科院、植保站的科研人員和推廣人員,以及菜農120余人共同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