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動物表觀基因組學創新團隊運用人工智能(AI)來挖掘新型胞嘧啶脫氨酶,開發了高效、無序列偏好的胞嘧啶堿基編輯工具。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
挖掘新的功能性蛋白在生物醫藥和農業應用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挖掘方式忽略了決定蛋白質功能的三維結構信息,因此降低了篩選的效率和準確性。
科研人員利用人工智能的蛋白結構預測工具和結構聚類方法來挖掘和篩選新的胞嘧啶脫氨酶,并提供了高效率、適用廣泛的候選胞嘧啶脫氨酶用于構建胞嘧啶堿基編輯器,有力推進胞嘧啶堿基編輯器在生物醫學和農業育種等領域的應用。
該研究得到了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資助。(通訊員 馬昕怡)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4-01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