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經濟作物蟲害監測與控制創新團隊發現,氣候變化導致不同物種的差異性耐熱性快速進化是農業害蟲優勢種變遷的重要原因,相關結果在線發表在《功能生態學(Functional Ecology)》上。
據馬春森研究員介紹,禾谷縊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和麥長管蚜(Sitobion avenae)是我國小麥主產區兩種最主要的常發害蟲,麥長管蚜在這些種植區往往相對優勢度較高。然而,研究發現在高溫年或溫度較高的地區,頻發的高溫熱事件對麥長管蚜的種群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但是不影響禾谷縊管蚜的種群增長,從而造成禾谷縊管蚜的相對密度有所提高。研究發現兩種麥蚜耐熱性(CTmax)的生態進化過程(Eco-evolutionary process)有明顯差異:在經歷多次高溫選擇后,禾谷縊管蚜通過快速進化(Rapid evolution)提高了耐熱性,而麥長管蚜則對高溫作用產生了不利的跨代可塑性(Transgenerational plasticity)響應,降低了耐熱性。在氣候變暖趨勢下,禾谷縊管蚜相對于麥長管蚜具有更強的進化潛力,可能會逐漸削弱麥長管蚜在中國小麥種植區的優勢種地位。
該研究受到生態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Caroline Williams博士的高度評價:“這個重要的研究具有高度創新性,將氣候變化下的群落優勢種變遷與物種對極端氣候的生態進化響應相關聯,對預測氣候變化產生的進化生態學影響的研究方向有重要貢獻。”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通訊員 歐陽燦彬)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111/1365-2435.13774
圖:氣候變化導致極端高溫事件頻發,禾谷縊管蚜耐熱性進化快(左上),而麥長管蚜的耐熱性進化速度慢(左下),導致禾谷縊管蚜的優勢度上升,麥長管蚜優勢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