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植物功能成分與綜合利用創新團隊在功能甜味劑生產工藝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開發了利用新型工程菌株高效生產異麥芽酮糖的工藝,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生物資源技術(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異麥芽酮糖是多個國家批準的新型功能甜味劑。與傳統甜味劑蔗糖相比,異麥芽酮糖口感更佳,并且具有獨特的健康優勢,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領域。異麥芽酮糖由蔗糖異構酶催化蔗糖制成,但當前的蔗糖異構酶來源菌株具有潛在致病性,并且菌株發酵生產異麥芽酮糖的得率較低。該研究團隊將蔗糖異構酶基因轉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的安全菌株,完成酶的高效表達,利用新型工程菌株高效生產異麥芽酮糖。
研究發現,工程菌利用600 g/L的蔗糖能發酵生產572.1 g/L的異麥芽酮糖,得率達到0.96 g/g;同時蔗糖異構酶催化產生的單糖副產物轉化為工程菌的胞內油脂,使異麥芽酮糖純度達到97.8%。異麥芽酮糖的得率和純度均為已報道的最高水平。本研究解決了限制異麥芽酮糖大規模應用的發酵菌株安全性問題,構建的新型發酵工藝實現了異麥芽酮糖的低成本高效生產,有望從根本上革新異麥芽酮糖的工業化生產工藝。
本研究由中國農科院煙草所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合作完成。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的資助。(通訊員 遲立鵬)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18.0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