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多功能納米材料及農業應用創新團隊通過納米載體的精細結構調控,實現了農藥活性成分的智能響應釋放和多靶標害蟲的低劑量高效防治,揭示了納米載體對藥物穩定和功效提升的作用機制,為多種蟲害的綠色、高效防控提供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納米雜志(ACS Nano)》上。
溫度是影響農藥藥效發揮和害蟲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該研究針對高溫時田間蟲口密度快速增長的特點,開發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形變能力的溫度依賴型納米凝膠載體,并構筑了負載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皮克林乳液體系。該乳液體系具有彈性凝膠狀結構,由兩親性納米載體替代傳統表面活性劑穩定水油界面,通過環境溫度變化對納米載體的刺激,引發體系內部結構轉變,實現農藥有效成分的正溫度響應釋放。體系的藥物釋放特性與田間實際防控需求高度匹配,可對多種害蟲起到低劑量高效防治作用。該研究在降低農藥使用量和提高功效的同時,可降低其對非靶標水生生物的毒性,以及提高對施用者的安全性。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王佳)
原文連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2c0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