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基因組學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團隊發布了首個榕屬植物對葉榕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修正了原有基因組中存在的大量的間隙和組裝錯誤,大幅提升了對葉榕基因組的連續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園藝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榕樹是桑科榕屬800多種植物的統稱,廣泛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榕屬植物包含6個亞屬,其中對葉榕屬于聚果榕亞屬,是典型的功能雌雄異株植物,解析對葉榕基因組對生物學性狀解析和基因功能的研究至關重要,然而,原有基因組中存在大量的信息缺失和組裝錯誤,阻礙了進一步研究。
因此,科研團隊綜合利用多種測序技術,在原有基因組基礎上重新組裝、完善,發布了首個榕屬植物對葉榕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該基因組大小371.8兆,所有序列均掛載到14條染色體上,成功注釋了26642個編碼蛋白基因,經評估,基因組完整度達98.7%,并且基因組的連續性和準確性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此基礎上,研究進一步構建了雄性和雌性花不同發育時期的基因調控網絡,并鑒定得到了雄花發育的關鍵基因,為研究榕屬植物重要特征和性別決定提供了重要資源。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馬昕怡)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93/hr/uhad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