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是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的主要部分。指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要加強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領導。各級黨委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是2021年3月至9月期間習近平同志講話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教育,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于注重分數。分數是一時之得,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充分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強化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構建一流大學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是2021年4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清華大學考察時講話的要點。指出,我們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強調,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一流大學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抓住歷史機遇,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更好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善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要堅定信念,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是2021年9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培養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中國是一個大國,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滿足這樣龐大的人才需求必須主要依靠自己培養,提高人才供給自主可控能力。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突破常規,創新模式,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教育。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完全能夠培養出大師。我們要有這樣的決心、這樣的自信。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是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的一部分。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強調,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
《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2023年2月21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要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堅持“四個面向”,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建設基礎研究高水平支撐平臺,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廣泛開展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塑造有利于基礎研究的創新生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強基礎研究納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
《扎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是2023年5月29日習近平同志主持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爭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兒童》是2023年5月31日習近平同志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講話的要點。指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兒童。要引導家長、學校、社會等各方面提高認識,推動落實好“雙減”工作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勞動觀念,培養勞動習慣,提高勞動能力,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珍愛糧食、尊重自然的良好習慣。今天的少年兒童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接班人和未來主力軍,要立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讀書。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是2024年7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所作的《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的一部分。指出,決定稿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強調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