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青年科學家在科研道路上有著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動人的故事,為給青年科學家提供展示自我、傳播科學的舞臺,同時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增強社會對科學創(chuàng)新的關注和支持,北京市科協聯合光明網推出“科學‘新’聲”系列節(jié)目,邀請青年科學家講述科研故事,讓科學界新生力量的觀點和態(tài)度被更多觀眾聽見看見,讓科學的光芒照耀更廣大的人群。
玉米想要實現高產
品種是基礎
進一步提高品種耐密性和種植密度
是提高玉米單產的關鍵
通俗地說,玉米也要“內卷”
爭水、爭肥、爭光
在玉米地上演“宮斗劇”
生于北方,長在城市
自入學研究生前,從未下過地的明博
是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一名副研究員
如今,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玉米地里度過
作為國家玉米產業(yè)技術體系合理密植與栽培崗位專家
明博及其團隊的工作就是讓玉米“卷”起來
在追求產量的過程中
“卷”不是終點,豐收才是最終目標
密植的核心是縮短植株之間的距離
讓競爭加劇,淘汰“躺平”的品種
選育出玉米界真正的“卷王”
再結合滴灌施肥技術,最終實現增產增收
“土地不欺勤耕人”
如今,明博及其團隊的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
已在全國推廣至4300萬畝
示范田每畝產量普遍提高20%以上
產量達到先進國家750公斤的平均水平
當下,明博及團隊正加緊推廣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
讓更多人把技術用起來
讓產量大幅度提起來
(單位: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