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洱海是流域農業、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云南第二大湖泊,也是大理的母親湖,千百年來哺育著洱海周邊的人民。國家、省、州市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洱海水質的保護,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月親自來到了洱海邊調研了洱海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提出了一定要保護好洱海的期望和要求。洱海流域氣候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人口密度大,耕地資源有限,導致了流域農田復種指數高,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投入大,農業資源開發強度高,農業面源污染風險較高,保護好洱海離不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本視頻系統科普了洱海流域特點和農業生產特點,闡述了種業生產過程中的化肥、農藥、農膜、秸稈使用或管理不當對環境污染的途徑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并指出了加強洱海流域種植業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徑。通過此次活動,讓民眾更系統的了解種植業面源污染的來源、污染途徑、危害以及與洱海保護之間的關系,增加民眾對種植業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識,推廣科學的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為“一控、兩減、三基本”、“三禁四推”等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落實提供支撐。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大理綜合實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