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每天都看到的雞蛋,我們真的了解它嗎?一枚雞蛋上到底藏有多少秘密?今天,我們就與科研工作者一起開始一場關于雞蛋的解密。雞生蛋,蛋生雞,在現代化養殖模式下每一只蛋雞都經歷著標準化的管理,如果一定要找一個起點的話,我希望從一枚蛋的形成講起。
雞蛋形成的順序是由蛋黃到蛋清,再由蛋清到蛋殼。而蛋黃的起點則是蛋雞卵巢。雛雞剛出生時卵巢中約有4,800,000個原始卵泡,其中只有不到1%的卵泡發育成熟。發育成熟的卵泡會進入到等級卵泡的狀態從小到大,我們依次稱之為是F5、F4、F3、F2、和F1。當F1狀態的卵泡成熟時,卵黃就會掉入至輸卵管的漏斗部,雞蛋受精也是在此部分完成的。之后,卵黃在傘部和腹韌帶平滑肌收縮作用下,進入輸卵管的膨大部。進入膨大部的卵黃會一邊旋轉,一邊形成帶具有螺旋結構卵黃系帶。卵黃系帶屬于蛋清的一部分,可使蛋黃穩定的懸浮于蛋清中。并在卵黃外部逐漸包裹濃蛋白。進入峽部后,蛋清外部會包裹蛋殼膜,并在內部形成稀蛋白,使蛋飽滿起來。接下來,高濃度碳酸鈣溶液由殼腺分泌,并以方解石晶體方式附著蛋殼膜上,形成蛋殼。最后雞蛋會旋轉至鈍端向下。排出體外。雞蛋產出后,由于熱脹冷縮,會在其鈍端形成一個氣室,至此一枚雞蛋便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