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擔使命】“保護綠水青山”是一份永遠的責任
王璐,中共黨員,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高級工程師,農業生態環境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司法鑒定中心鑒定人。長期從事農業環境與農產品有機污染物檢測以及安全控制標準等研究,奮戰在農業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司法鑒定一線,參與承擔十幾起污染事故的損失原因和損害評估鑒定工作。入圍“2018年度正義人物評選”30名候選人、全國“不忘初心 新時代司法為民好榜樣(司法鑒定好榜樣)”25名候選人,被授予“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全國最美司法鑒定人”等稱號。
不忘初心 鉆研業務工作
2002年,王璐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環境保護專業畢業,進入環保所工作;2005年,環保所成立農業生態環境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司法鑒定中心(以下簡稱“環保所司法鑒定中心”),成為司法部唯一批準的農業環境類鑒定中心,王璐成為了一名司法鑒定人。虛心好學、勤勉工作、大膽創新是王璐同志的工作“標簽”。參加工作十幾年,王璐始終不忘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出色的專業技術能力、強烈的農業環保意識和堅定的司法公正信念,踐行著入黨誓詞和初心使命。
農業生產的特點使得農業環境受到污染后,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受害性狀,而在此期間污染源和污染物可能發生變化。如何通過有限的鑒材,得出科學準確的鑒定結論,對鑒定技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為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王璐與同事通過把檢測標準拆分,逐個步驟進行技術優化,提高了污染物的檢測靈敏度和結果準確度,更大限度地保障了司法鑒定結論的科學性。根據長期從事專業檢測的工作經歷,王璐同志發現國家標準物質體系中農藥殘留類別不完善,品種少、濃度水平低,很大程度影響了檢測工作質量和效率。為此,王璐結合多年檢測工作經驗,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轉化建立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農藥標準物質制備技術體系,成功研制并獲批162種國家二級農藥標準物質,填補了國內1000mg/L高濃度農藥標準物質的空白。
牢記使命 強化責任擔當
從事研究工作,每天要扎在實驗室里與各種污染物樣品和化學試劑打交道,考驗的是專業技術能力;從事司法鑒定工作,除了要掌握扎實的鑒定技術,還要把法律放在第一位,牢記自己的使命,永遠保持一顆為民的責任心、公正心和正直心。農業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主要是對污染事故進行因果關系判定及損失評估。實際工作中,王璐與同事經常面對的人群便是農民。在環境污染面前,農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不僅要蒙受巨大的損失,有時無法預料的污染問題甚至會讓農民幾年的努力一夜間化為烏有。為確保司法鑒定結論能夠充分有效地保護受害方利益,不對受害方造成“二次傷害”,接到案子后王璐與同事都會到事故現場進行實地勘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王璐的“戰場”幾乎都在條件比較艱苦的野外,有時甚至還要做污染事故的“現場直播”,王璐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在鑒定工作中拿到第一手證據資料。比如,在炎炎夏日將鋪磚硬化的路面剖開看,在寒冬臘月到挖坑灌水的魚塘下去查,同時還要頂著當事人的不滿情緒,把工作做到當事人的心里去。
2012年,環保所司法鑒定中心接受委托對一家園藝場內的樹木進行損害評估。王璐和同事到現場勘察沒多久,就出現了胸悶、頭暈等強烈的身體反應。原來,園藝場旁邊一家化工廠排放出的有毒氣體,導致了園藝場內的樹木無法正常生長。園藝場場主與這家化工廠間的糾紛已經持續了六年之久,一直得不到解決。王璐和同事忍著身體出現的不良反應,拿著皮尺一步一步地丈量園藝場不規則的受損區域面積,對現存的近600棵園藝苗木進行胸徑測量,精細地測算出每一棵樹所受的損害程度,最終確定了600余萬元的損失結論,為這個事故劃上了圓滿的句號。2014年,王璐對一起污染事故進行損害評估。污染所造成的農作物損失雖不大,但卻對土壤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土壤修復費用是農作物經濟損失的數十倍。面對被告方辯護律師的質疑,作為司法鑒定人,王璐在法庭上從國內外相關技術要求與發展情況,到環境保護重要性,再到受污染土壤未來使用等方面,詳細科學地闡述了土壤修復的必要性和修復費用測算的科學性,得到了法官和陪審員的支持。
勇于創新 開拓工作思路
從事鑒定工作,除了要有扎實的鑒定技術,還要有敢于創新的工作思路。在2016年一起污染損害案件中,農民種植的鐵皮石斛藥材,在眼看快要收獲的時候,卻不知什么原因全死了。農民們反復查找,可就是找不到藥材死亡的原因,無計可施后向環保所司法鑒定中心進行了求助。而此時距離案發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案發現場的環境也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通過對現場勘測,對農作物及農民所使用的化肥等投入品進行檢測,并沒有發現污染物或存在操作失誤等問題。這樣的檢測結果讓大家十分迷惑,可當看到農民們無助的眼神時,王璐根據實地勘測情況大膽提出了施工揚塵對作物的物理危害假設,并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了驗證,有效保障了石斛種植戶的合法利益。這個案子讓王璐深刻體會到,工作中一定要有創新思維,想得再多點兒、再深點兒、再新點兒,問題沒準就能解決了。
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王璐認為,做好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司法鑒定工作,就是保護好農民的生產環境,保護好農村的綠水青山。作為國家級科研單位,在做好鑒定工作的同時,還要站在更高的層面,緊跟技術發展趨勢,指引行業工作方向,充分展現“國家隊”的作用和意義。在環保所司法鑒定中心領導的指導下,王璐積極參與國家和行業鑒定工作技術規范與實務手冊的制定和編寫工作,為保障農業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污染事故司法鑒定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以及提高鑒定工作質量和效率,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撐。
近些年,王璐在經手的每一起農業生態環境破壞司法鑒定案件中,都為解決農業生態環境問題,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做出了努力,貢獻了力量,這是最讓他感到欣慰和驕傲的。“蒼穹之下,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為了農業生態環境,為了中國的綠水青山,我愿付出我全部的熱情。”這也是王璐常掛在嘴邊的。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王璐始終以刻苦鉆研的韌勁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司法鑒定的工作崗位上,踐行著自己的初心使命,同時也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一名普通黨員的高尚情懷。(通訊員 姚金玲)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