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2021年第2期專題農科講壇,邀請原農業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糧農機構原代表牛盾作“新時期農業國際合作交流的形勢與展望”專題報告。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主持會議。副院長吳孔明、梅旭榮、孫坦、劉現武參加會議。
牛盾系統全面地解讀了當前國際形勢,深入分析了當前形勢下,我國農業國際合作工作面臨的發展機遇與動力、困難與挑戰。同時,從政策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等角度分析了如何向世界講好并分享中國三農發展經驗。報告指出,新時期農業科研及農業科技合作工作應聚焦五大方面:一是糧食安全,特別是動植物優良品種選育和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的難題。二是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將農業生態環境變成寶貴資源,并發揚傳承農業文明。三是糧食減損技術,解決糧食收獲、運輸、烘干、貯藏環節的損失問題。四是農業機械化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五是農業技術推廣與應用,包括培養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時代農民。報告提出了做好農業科研工作必須遵循的規律和方針,對新形勢下全院推進農業科研工作和開展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張合成強調,圍繞加強農業科技開放合作,加快推動全院“兩個一流”建設,一要認真學習黨中央和總書記提出的關于開放創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會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的辯證統一關系。二要融入新的發展格局,構建新型農業科技國際合作體系。三要牢牢把握農業科研國家隊的使命,按照總書記“國之大者”的要求,積極開展“一帶一路”農業科技合作,主動參與全球農業科技治理。四是扎實提升我院開展國際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培養具有國際思維的創新人才。
院機關各部門領導及相關干部,院屬京區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部分創新團隊首席、科研骨干等近200人參加了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