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赴黑龍江省寶清縣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實地調研指導,強調要將中心建成中國農科院服務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的標志性工程。
2018年7月,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建設項目由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2020年2月,項目初步設計和概算獲得國家發改委和農業農村部批復。中心總占地面積411畝,項目總投資9063萬元,2020年6月中旬開工建設,由水稻所和寶清縣共同承擔建設工作。自水稻所和寶清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來,研究所已有6個團隊參與中心科研試驗工作,相繼開展了水稻育種與稻作栽培技術研究,創制了育種新材料6020份,獲得穩定的品系127個;針對稻田地力水平下降、土壤鹽漬化等障礙因子增多、肥料利用率低等現狀,集成創建了水稻肥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平臺,進行試驗示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截至目前,中心項目已完成投資2000萬元左右,預計今年10月底前,綜合實驗樓、科研輔助樓及配套用房等工程主體結構封頂,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全部項目建設內容。
張合成對寶清縣大力支持中心建設表示衷心感謝,指出此次調研是對中心建設的中期評估,肯定水稻所對中心建設“抓得緊、抓得實、進展快、效果好”。他要求,一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的要求,踐行初心和使命,把中心建設成全院服務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的標志性工程。二要高質量建設好中心,將中心建成農業科技創新國家級平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 “兩個一流” 的要求,提前謀劃,建設一流的儀器設備和高層次的科學家隊伍;要為在寶清工作的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生活設施,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要立足寶清,高質量服務北方,細心謀劃發展規劃,讓寶清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要立足水稻,服務寶清鄉村振興,堅持從育種、栽培、農產品加工等全產業鏈設計,提升寶清鄉村振興水平,把寶清打造成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樣板縣;要立足水稻所,背靠中國農科院,全學科支撐寶清特色經濟產業發展。三要按照“三創一體”的思想設計中心,系統考慮與寶清地方產業部門的合作機制,把中心建設成科創、科企高度融合的新型研發機構。四是水稻所要與寶清縣委、縣政府建立工作機制,全方位共同謀劃中心建設和發展,打造一張響當當的寶清科技名片。
張合成強調,服務地方是中國農科院義不容辭的職責,全院專家要走出實驗室,走出研究所,走入農戶,走入田間,做到服務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在哪,中國農科院專家就在哪,將“田間課堂”打造成服務農戶的品牌,寶清縣是優先的試驗場。中國農科院要為寶清縣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動寶清縣早日實現鄉村振興。
據悉,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將立足黑龍江,面向北方稻區,重點解決我國北方水稻生產中出現的重大、共性的產業問題,爭取成為北方水稻種質創新與高產優質水稻品種選育基地、優質稻米加工營銷基地、水稻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基地、北方農業科技培訓基地和北方現代農業發展創新基地。下一步,在全力抓好在建項目實施管理的同時,中心將面向東北水稻主產區,重點圍繞亟待突破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加快科研力量布局和成果培育。水稻所也將對中心在科研團隊人才隊伍建設予以重點支持和政策傾斜,加快科研團隊的組建與培育工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院辦公室、科技局、基建局相關負責同志,水稻所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專家陪同調研。(通訊員 陳鎏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