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收官之年。“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習近平2019年3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說的話擲地有聲。“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
中國農業科學院堅決貫徹黨中央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脫貧攻堅主戰場在哪里,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團隊就到哪里”的擔當精神,集結全院優勢科技力量,聚焦“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農業農村部定點扶貧縣和院重點扶貧縣,派專家、送技術、出主意、做示范,咬定目標、強化落實、攻堅克難,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為此,我們系列推出先進專家團隊和集體科技賦能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共奔小康的好做法,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加快形成良性發展格局。
田鳳坪村位于“世界硒都”恩施市西北角,是全市1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322戶1018人。自2015年開展駐村幫扶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4批精準扶貧工作隊員(以下簡稱工作隊)始終堅持以產業發展為主線,以多維度科技扶貧為途徑,充分發揮油料產業科技、人才、平臺等優勢資源,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方法,為產業興旺和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片花?!伴_出”五個產業
油菜是田鳳坪村常年種植的冬季作物之一,但存在良種使用率低、種植技術落后、種植規模小、效益差等問題。經過4年探索積累,工作隊提出“三保障、五統一”的發展模式,“三保障”指立足油料所科技資源的技術保障、合作社負責種子生產的制度保障和公司訂單收購的效益保障。通過“統一免費提供優質種子、統一技術指導種植、統一繁種質量標準、統一加價訂單回收、統一油菜花海打造”的“五統一”模式,帶動油菜種植水平和產量大幅提升,提高農戶收益和種植積極性,也推動山區油菜品種更新換代。2018-2019年根據良種繁育標準收購良種7萬余斤,為種植戶帶來經濟收入20多萬元,惠及貧困農戶100余戶;良種使用率達80%以上,播種面積增加35%以上,輻射周邊村鎮。
在良種繁育基礎上,工作隊探索油菜“花用”功能,嘗試將田鳳坪村“油菜花?!贝蛟斐晌肌靶℃脑础?。通過在蒼坪組規劃油菜集中連片種植,利用梯田打造層次分明的“油菜花?!?,為第三屆“油菜花節”成功舉辦做好準備。同時,通過“油菜花?!钡膬炠|“蜜源”,進一步發展中蜂養殖,讓特色蜂蜜成為脫貧致富新產業。
油菜既是油用也是菜用作物,油料所首個硒高效菜用雜交種“硒滋圓1號”發布后,富硒菜苔逐漸成為高山蔬菜中的新貴。工作隊及時引入油料所最新菜苔新品種,篩選了適宜山區種植的富硒、高鈣、高維C品種,讓富硒菜薹成為鄉村旅游另一張“名片”。
目前田鳳坪村油菜籽常年產量80多萬斤,除良種回收外,多數用于當地榨油食用。由于油料所新品種含油量高、品質好,收獲的菜籽頗受當地歡迎。利用油料所7D加工工藝打造高山菜籽油,培育地方高端品牌,將為油菜“油用”功能打開新的大門,為村經濟提升創造新的機會。
絢麗的油菜花海,既是良種繁育的展示地,又是觀花旅游的打卡地,既是富硒菜薹的來源地,又是優質蜂蜜的生產地,既是傳統種植業的豐收地,又是高山菜油新產品的創富地。一片花海“開出”5個產業,小小的菜籽將結出累累碩果!
高山菌(果)蔬助力脫貧致富
羊肚菌被稱為“菌種之王”,是當地的稀有菌類,但種植投入多、要求高、風險大。工作隊通過引進種植技術,指導貧困戶發展,帶動周邊農戶實現畝收益1萬多元。在此基礎上,工作隊利用羊肚菌收獲后的空閑期篩選南瓜、菜苔、西瓜、辣椒、茄子、苦瓜等果菜,確定了西瓜/辣椒、西瓜/茄子等配套種植模式,實現畝收入7千元。目前,工作隊建立溫棚設施幫助貧困戶促早種植羊肚菌5畝,利用“羊肚菌-高山果蔬周年綠色循環種植模式”預計可創收近10萬元。
傳統種植煥發新的活力
玉米/大豆是當地傳統種植模式,但套種方式不科學、收益差。針對山區養殖缺乏優質飼料現狀,工作隊開動腦筋,將傳統玉米換成青貯玉米,傳統大豆換成牧草大豆,建立了“青貯玉米/牧草大豆帶狀種植”模式,實現畝收青貯飼料0.7萬多斤,節約飼料3000多元。發酵的青貯飼料蛋白質含量高、味道醇香,飼喂性好,受到養殖戶青睞。
“五花兩葉”啟動鄉村振興
2019年是田鳳坪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奠基之年。田鳳坪村地處清江岸邊、朝東巖下,風景秀美,民風淳樸,既是恩施大峽谷的“后花園”,也是朝東巖景區的“前大門”,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絕佳機會。
首先,工作隊積極謀劃,利用油料所優勢,引進彩色油菜花資源,打造“多彩油菜花?!保梅醇竟澐N植技術,讓油菜在海拔600米秋天開出絢麗色彩。同時,工作隊還充分利用其它油料作物資源,篩選出油花兩用向日葵品種、觀賞型芝麻花品種作為油菜后茬觀賞作物,利用二月蘭作為油菜花海搭配顏色,逐步形成“春觀菜花二月蘭,夏賞芝麻向日葵,秋游多彩油菜美,冬覽油茶紫甘藍”的“四季有花賞、四季色不同”旅游觀花新局面。
其次,工作隊積極引入油料所鮮食芝麻葉品種,探索“油葉兩用”種植模式,篩選出食葉型芝麻品種畝產鮮葉400多公斤,讓芝麻葉成為高山芝麻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第三,工作隊積極利用東西部協作項目,打造藤茶產業核心示范區,帶動100多戶貧困戶致富。通過聯系加工企業收購,藤茶種植當年實現畝增收1500元,豐產期后畝增收可達3000多元。藤茶還可作為鄉村旅游的觀賞地,產品采摘、銷售的集散地,間接推動農旅結合發展。
四年來,工作隊不斷鞏固油料作物產業規模,積極開拓產業發展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打造創富帶富新模式新技術,實現“傳統產業有特色、新型產業有活力、探索產業有空間”的科技扶貧之路,為田鳳坪村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增添了新路徑、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