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科技部在北京召開 “全國野外科技工作會議”。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作工作報告,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主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全國科技界的專家、領導420余人參加了會議。
劉延東同志在闡述了野外科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強調:野外科技工作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是維護國家權益的有效手段,是我國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的特殊途徑;要圍繞國家戰略需求,以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國家安全等為重點,拓展野外科技工作的深度和廣度;要資源共享,加大投入,創新評價體系,激發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廣大野外科技工作者滿懷報國之志,艱苦奮斗,默默奉獻,鋪墊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基石,值得全社會尊重和敬佩。
為表彰先進,弘揚野外科技工作者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科學精神,科技部決定對建國以來在野外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個人和集體予以表彰。我院劉更另院士、董玉琛院士分別在土壤養分改良、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藏與利用領域的突出貢獻被授予“全國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貢獻者”稱號,方智遠、王和州、左余寶、辛小平、程登發、王育青、王坤波、張澤華、馬月輝、王昆等10位專家被授予“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農業部廊坊有害生物防治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湖南省祁陽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等3個野外臺站被授予“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長期以來,我院十分重視野外科技工作,加強組織領導,重點在土壤肥料、區域生態環境、農業生物資源、農業資源遙感、農業灌溉和有害生物防治等領域加大工作和支持力度,進行長期觀測、監測、研究和示范,形成農業土壤、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生物資源、植物保護等的長期觀測和野外試驗能力,支撐農業基礎性工作、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截止目前,我院已經建設了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國家土壤肥力與肥料效益監測站網、河南商丘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湖南祁陽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5個國家級野外臺站和24個農業部野外臺站。我院劉旭副院長、科技局戴小楓副局長、部分代表及先進個人等參加會議。
分享到
科技部召開“全國野外科技工作”會議
發布時間:2009-06-23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