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以來,口蹄疫A型Sea-97毒株從東南亞傳入,在全國大范圍流行,但田間流行毒難以馴化為制苗種毒。世界口蹄疫參考實驗室證實,國際疫苗庫抗原A22、A/MAY/97對該譜系流行毒株不能有效保護。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 “A型口蹄疫重組疫苗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專利發明了單質粒口蹄疫病毒拯救系統,實現了制苗種毒的定向設計構建,突破了流行毒株自然屬性限制,制備出產能高、抗原性好、穩定性強的A型制苗種毒,填補了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抗原庫的空白,并實現了國際首例反向遺傳構建的制苗種毒應用于生產。
該專利技術通過“疫苗種毒”源頭改造和提升,克服和突破了傳統從流行毒株篩選疫苗種毒的自然屬性限制,為多種種毒性能(產能、抗原性、免疫應答、穩定性、保護力等)的改良和提升提供了技術平臺。構建了成熟的單質粒口蹄疫病毒拯救系統,可應用于口蹄疫病毒致病機制研究和種毒改造,并為其它RNA病毒提供借鑒。實現了對疫苗種毒的多種性能改良和提高,提高了疫苗種毒的生產性能和穩定性。所獲得的疫苗種毒其抗原性與流行毒完全匹配,提高了疫苗免疫應答和效力,能夠產生更早的免疫應答和更長的免疫持續期。與流行毒株制備的疫苗相比,提高了疫苗免疫保護性力,PD50達到10.81~13.59,提升了疫苗田間防控效果。降低了生物安全風險,所制備的無致病性重組疫苗株rA-SAP-FMDV對豬和牛都沒有致病性,不形成血毒癥,不排毒,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生物安全零風險。
該疫苗已在全國31個省市區廣泛使用,并出口蒙古,為防控口蹄疫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該項成果在前三年(2012-2014年)已累計推廣規模達到30841.08萬頭;按年利率和貼現率10%計算,在5年的經濟效益計算年限內,前3年已獲經濟效益166.223億元,還可能產生經濟效益218.68億元,平均年經濟效益76.98億元,具有極其顯著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