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章專門對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進行了全面系統論述,在第四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大任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必須深入領會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原則,全面貫徹落實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任務,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中國農業科學院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濟民在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時說。
在談到“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問題時,王濟民認為,要深刻領會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四個核心要義。一是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必須做到“兩個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三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要突出“六個堅持”。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系統觀念、胸懷天下,是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新篇章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四是把握好、堅持好、運用好貫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的立場觀點方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是世界觀、歷史觀,又是認識論、方法論,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銳利思想武器和科學工作方法。
王濟民表示,堅持“兩個結合”,突出中國特色,走中國式農業強國道路。國家強,農業必須強。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過程,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既有各國農業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農情的中國特色,既要遵循農業現代化一般規律,又要從中國國情農情出發,突出“中國特色”,走中國道路。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須把握人口規模巨大特點,將糧食安全放到首位,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須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縮小城鄉和農民收入差距;必須農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在充分發揮現代物質裝備、科技創新作用的同時,弘揚優秀農業文明,把農耕文明的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實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必須走和平發展道路,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原則,在解決好自身問題的同時,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方案、做出中國貢獻。
“要強化‘六個堅持’,勇于攻堅克難,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王濟民說,“建設農業強國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礎性前提性任務,也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還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建設過程中,要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以農民為主體,大力增加農民收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自信自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守正創新,守住底線,加快改革步伐,強化科技進步,以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推動農業強國建設;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新問題不斷給出具體可行的新方案;堅持系統觀念,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整體推進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堅持胸懷天下,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助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