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院評論員:鑄就“農科夢”起飛的引擎
——寫在科技創新工程啟動之際(上篇)
發布時間:2013-01-25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民族、每個國家也都有夢想。只有把個人夢想凝聚成國家民族的共同夢想,我們的意志才能更加堅強,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才能更加充滿力量;只有把國家民族的夢想化作個人的追求,個人的夢想才能更加絢麗多彩,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輝煌。
中國農科院也有自己的夢想。站在世界農業科技的尖端,引領中國農業科技強力支撐農業好收成、農民好收入、農村好局面,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美味……這是一代代農業科技工作者為之不懈努力的追求,是我們的“農科夢”。
“農科夢”從來就是中國夢的一部分。中國農科院作為中國農業科研的國家隊,自她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就承載著國家的殷切期盼。當前,面對國內糧食產量高基數、農業生產高成本、市場價格波動高變數、災害頻發高風險的嚴峻約束,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農業科技競爭中發達國家“蓄勢占優”和發展中國家“追趕比拼”的雙重壓力,我們必須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
今天,當祖國踏上了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之際,中國農科院也開啟了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尋夢航程。這是中國農科院發展歷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志著中國農科院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在新征程中,國家給予我們穩定的支持,希望我們開拓創新,提高創新效率,努力對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發揮先行先試和引導作用,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探索新路。我們要以“服務產業重大科技需求、躍居世界農業科技高端”為使命,通過13年的建設與發展,到2025年整體進入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的行列,作農業科技引領者。
美好的夢想不會自然實現。我們必須在困難中砥礪前行,在挑戰中革弊求新,在奮進中科學發展,搶機遇、勇拼搏、聚力量,腳踏實地推動科技創新工程,夯實農業之基,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夢。
中國農科院也有自己的夢想。站在世界農業科技的尖端,引領中國農業科技強力支撐農業好收成、農民好收入、農村好局面,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美味……這是一代代農業科技工作者為之不懈努力的追求,是我們的“農科夢”。
“農科夢”從來就是中國夢的一部分。中國農科院作為中國農業科研的國家隊,自她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就承載著國家的殷切期盼。當前,面對國內糧食產量高基數、農業生產高成本、市場價格波動高變數、災害頻發高風險的嚴峻約束,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農業科技競爭中發達國家“蓄勢占優”和發展中國家“追趕比拼”的雙重壓力,我們必須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
今天,當祖國踏上了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之際,中國農科院也開啟了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尋夢航程。這是中國農科院發展歷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志著中國農科院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在新征程中,國家給予我們穩定的支持,希望我們開拓創新,提高創新效率,努力對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發揮先行先試和引導作用,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探索新路。我們要以“服務產業重大科技需求、躍居世界農業科技高端”為使命,通過13年的建設與發展,到2025年整體進入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的行列,作農業科技引領者。
美好的夢想不會自然實現。我們必須在困難中砥礪前行,在挑戰中革弊求新,在奮進中科學發展,搶機遇、勇拼搏、聚力量,腳踏實地推動科技創新工程,夯實農業之基,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夢。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