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為研究生講授“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第一講“鄉村振興戰略概論”。
課程通過梳理、解讀、分析一系列“三農”方針政策、講話精神和戰略規劃,輔以大量詳實的數據與圖表、形象生動的照片,從鄉村振興的內涵要義、時代背景、目標任務、政策制度和經驗借鑒等方面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作了詳細全面闡述,特別強調了保障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科技自立自強、暢通農業雙循環、小農戶同步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等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難點。張合成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課上還展示了國內外經典案例,比如大寨村、小崗村、十八洞村、宏村、華西村等,使同學們切身感受到我國鄉村的巨大變化。
參考教學評價反饋,這次授課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更新完善了有關數據,加強了師生互動交流,鼓勵學生思考提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現場和京內外各分會場的十余位同學線上線下踴躍發言,針對鄉村振興政策、農業環境保護、小農戶發展、農業機械化、土地制度等提出問題,張合成帶領課程第一講教師團隊胡向東、韓昕儒兩位老師詳盡解答并充分交流,活躍的課堂氛圍增進了同學們的課堂參與感和獲得感。
張合成勉勵學生要通過學習,深入了解我國“三農”現狀與相關理論,深刻認識黨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深刻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內涵和重大意義,同時期望青年學子始終堅守“一懂兩愛”的農科情懷,學好本領,發揮專業優勢,為我國“三農”事業的發展以及鄉村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農業科學院鄉村振興學院統籌院內相關研究所和創新團隊優勢教育資源,組織開設了“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課。目前已經連續開設5個學期,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與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