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優勢學科領域是現代科研院所建設的基石
院黨組提出的在5-10年內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的發展戰略目標,不僅為我院各個研究所指明了新階段的發展方向,也是在國際、國內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研究所求發展的必然選擇。
擁有一流,就能贏得未來
不是“一流”就容易被淘汰。因此,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講,不是“一流”就沒有未來。每當我們到生產一線中去,農民總是問:“有沒有最好的品種?有沒有最好的植保技術?”沒有一流的品種、一流的技術就談不到為產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每當我聽到“你們是中國蔬菜研究水平最高的研究所”的時候,雖然心里明白這是人家客氣的恭維,但是總會引起心里的不安:我們有多少研究領域能代表國家最高水平?所以作為中國農科院的研究所不是“一流”,人前也就沒有面子。
一流優勢學科是“一流研究院所”最主要的標志
是不是“一流研究院所”最主要的標志就是看有沒有“一流的”優勢學科領域,特別是優勢主流學科領域。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在蔬菜抗病基因及其作用機制、品質代謝組學研究領域一直保持優勢。美國康乃爾大學在蔬菜基因組學研究以及數量性狀的遺傳分析與基因克隆方面世界領先。法國農科院在蔬菜遺傳育種、抗線蟲和病毒病以及品質研究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日本蔬菜茶業研究所在蔬菜種質資源創新、設施栽培等領域的實用化技術研究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研究領域包括種質資源、遺傳育種、栽培生理與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蔬菜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技術等。在蔬菜種質資源、蔬菜遺傳育種、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方面一直擁有明顯優勢,在栽培生理與技術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這些優勢和特色還遠不能夠支撐蔬菜花卉研究所成為一個真正名副其實的“一流研究所”,就是與國內的同行相比,具有絕對優勢的領域并不多。在蔬菜常規育種方面,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進步很快,種子開發營業額居國內研究所第一。天津市黃瓜研究所育成的品種占全國黃瓜生產面積的40%以上。在蔬菜病蟲害防治方面,浙江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有較強的實力。在栽培生理與技術方面,沈陽農業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都有較強的優勢或特色。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是新開拓的的學科領域,近年來通過蔬菜基因組測序項目的實施發展很快,已經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但是要認識到,與常規學科領域相比,這一研究領域容易做到起步快、發展快,同時也很容易被超過。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優勢學科領域距離“一流研究所”還相差較遠,必須加快培育、鞏固和發展優勢學科的步伐。
培育優勢學科必須持之以恒
一個優勢學科領域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經過多年甚至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實現。培育優勢學科要有長遠眼光,不能隨意改變,不能急功近利。例如,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種質資源是建所時期組建的傳統學科。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由于科研經費不足,全國不少同行研究所均撤銷了蔬菜種質資源課題。但是蔬菜花卉研究所堅持不動搖,并積極引進優秀青年人才,順利地實現了新老交替,使種質資源成為今天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優勢學科之一。
培育優勢學科必須搶抓機遇
科學發展日新月異,技術更新層出不窮。無論培育新的優勢學科還是鞏固原有的優勢學科,一定要時刻把握住相關領域科技發展的趨勢,善于抓住科技發展帶來的機遇,做到一步領先,全盤主動。為加強生物技術研究,蔬菜花卉研究所2001年組建了生物技術研究室。2007年,研究所抓住新一代測序技術問世的機遇,組織發起黃瓜基因組測序計劃,并帶動白菜、甘藍、馬鈴薯和番茄的基因組測序研究。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先后在《自然》、《自然遺傳》上發表4篇論文,使蔬菜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學科的影響力得到迅速提升。當然優勢學科培育不可能一勞永逸,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蔬菜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學科的建設只能說明有較好的開端,還談不上優勢,剛剛打下的基礎稍一松懈就會喪失。因此,還需要繼續拼搏。
培育優勢學科必須堅持開放交流
凡是國際上知名的研究所都有很好的開放交流機制。一是人員交流。其形式除我們十分熟悉的人員互訪外,更具效果的是互派專家到對方實驗室工作,以及共同舉辦學術會議。二是科研項目上共同協作。絕大多數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是跨實驗室、跨國專家共同協作的結果。凡是國際一流的實驗室都有組織重大國際項目的能力。例如,原康奈爾大學Tanksileyshiyanshi實驗室、以色列希伯來耶路撒冷大學的Zamir實驗室、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的Givannomi實驗室先后都是番茄基因組學和分子育種國際項目的重要組織者,擁有很高的聲望。蔬菜花卉研究所近十多年來在對外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一些進步,如組織實施了國際合作項目,組建了合作實驗室,與瓦赫寧根大學植物育種系共同實施博士研究生培養等,但穩定的、深層次的國際合作交流依然缺乏。因此,加強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仍然是研究所培育優勢學科的工作重點之一。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時代發展的大潮洶涌澎湃,只有激流勇進,才不會被淘汰,才會有發展的未來。院黨組已經吹響了進軍的號角,蔬菜花卉研究所決心在院黨組的領導下,以支撐我國蔬菜花卉產業和科技發展為宗旨,以建設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農業科研院所”為目標,團結一心,努力拼搏,不斷譜寫研究所發展壯大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