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我院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京舉行。這是我院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強化服務“三農”工作,促進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推進地方現代農業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翟虎渠院長和黑龍江省栗戰書省長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科教司司長白金明以及黑龍江省發改委、科技廳、財政廳、人事廳、省農委、省農科院和我院領導雷茂良、劉旭、賈連奇等出席了簽字儀式。
陳曉華副部長在講話中指出,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農業科技進步必須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探索符合我國農業生產和國情實際的有效模式。農業科技創新必須堅持服務于農業發展,服務于農民增收,服務于農村繁榮,切實做到“課題來源于實際、成果應用于生產”,形成需求與研究互為因果的良性循環,推動建立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同時,要在解決農業生產問題的過程中,注重協同攻關和綜合交叉研究。
陳曉華副部長說,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每年為國家提供優質商品糧500多億公斤,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是我國農業科研的“國家隊”,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培養、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等方面承擔著重要任務,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天,雙方開展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就是推進農業科技大聯合大協作、促進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的具體行動。
陳曉華副部長希望雙方能在科研與生產兩個方面都取得新成就。一是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步伐,強化農業科技的聯合與協作,有針對性的開展科技創新,尤其要圍繞實現黑龍江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力爭在關鍵技術環節上取得重要突破;二是要加快建立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和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的有效機制,使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技成果在黑龍江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三是要積極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努力探索完善院縣共建等農技推廣新模式,廣泛組織發動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了解技術需求、充實科研選題并開展扎實有效的科技服務;四是要緊緊圍繞黑龍江省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加快培養一批潛心科研、情系三農、扎根基層的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人才;五是要借助合作的良機,共同推進農業科技國際合作與交流。
栗戰書省長在講話中說,中國農科院與黑龍江省簽訂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共謀農業科技發展大事,這是黑龍江省的一件大喜事。黑龍江省將借助協議簽署這個合作機會,將中國農科院作為黑龍江省發展農村經濟和建設現代農業重要的技術依托,努力提高農業創新能力,把院省科技合作的成果盡快應用到生產實際中去,讓科技合作之花在黑龍江大地結出更多的果實,促進黑龍江的現代農業建設有一個跨越式發展,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翟虎渠院長在簽字儀式上說,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學研、農科教結合,支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同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開展多種形式技術合作,這對我們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推進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研工作者是主力軍,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需求緊密結合是關鍵。中國農科院與黑龍江省政府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將以協議的簽署為新的契機,共同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科技服務經濟、農科教結合的新機制,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強化科技與經濟結合,構建布局合理、資源共享、運轉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將按照優勢互補、突出重點、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原則,促進科技與地方經濟結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構建布局合理、資源共享、運轉高效的農業科技體系,實現科技創新、成果孵化、人才培養、資源聚集的多重功能,為實現黑龍江省千億斤糧食產能、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國農科院將為黑龍江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戰略決策咨詢、為實現千億斤糧食產能開展聯合科技攻關、聯合組織實施國家農業科技重大項目、實施“龍江人才培養特別支持計劃”聯合培養博士和碩士等高科技人才、共同爭取和實施國際合作項目。
我院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
農業部陳曉華副部長講話
栗戰書省長講話
翟虎渠院長講話
翟虎渠院長和黑龍江省栗戰書省長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