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對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呈報的《關于科技幫扶四川廣元情況的報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茶葉所長期以來在四川廣元開展科技幫扶、人才幫扶取得的成效,并向全所廣大科技人員致以親切問候。
茶葉所自1997年承接浙江省委省政府科技幫扶四川廣元工作,至今已有22年,歷經了三任所長、五屆班子。歷屆所領導班子堅持換屆換人不減幫扶力度,以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幫扶決心和信心,委派白堃元等多名經驗豐富的專家具體負責,科研團隊和研究所提供支撐,根據廣元生態環境條件和茶產業特點,多措并舉開展精準幫扶。專家團隊根據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優勢,提出以科技為核心、低碳為方向、品牌為抓手、產業化為途徑,以旺蒼、青川兩縣為茶葉發展重點區域,以“生態、有機、特色、精品”為目標的廣元現代茶業發展新思路。先后將茶葉所選育的“龍井43”“龍井長葉”“中黃1號”“中黃2號”等優良品種引進到廣元,大力推動當地茶樹品種結構的調整優化;先后推廣茶樹栽培、茶葉生產、茶葉加工等一批新技術,使當地茶產品質量實現質的提升;先后在廣元、青川、旺蒼舉辦各類培訓班360余次,直接培訓人員4萬多人次,培養的專業人才已成為活躍在廣元市茶產業第一線的中堅力量;先后在廣元舉辦多個大型全國性茶事活動,培育了米倉山茶業、七佛貢茶等11家省市茶葉龍頭企業及木門、蒿溪等38個省市茶葉專業合作社,廣元茶葉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擴大。
經過多年幫扶,在當地黨委政府和廣大茶企、茶農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廣元市茶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據廣元市農業部門統計,2018年,全市茶葉面積44萬畝,產量1.1萬噸,年產值超過30億元,較之1997年的3萬畝面積、300噸產量和600萬元產值分別提高了14.7倍、36.7倍和500倍。帶動128個貧困村、9312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全市茶農人均茶葉收入超過4000元,是幫扶前的50多倍,茶產業已經成為廣元市廣大茶農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車俊的批示使茶葉所科研人員深受鼓舞、倍感振奮。茶葉所將認真貫徹落實批示精神,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中國農科院領導下,不斷鞏固現有科技幫扶成效,持續加大對廣元市茶產業科技扶持力度。同時,進一步謀劃好研究所科技創新和科技興農工作,積極探索深化科技幫扶秦巴山區、武陵山區、大別山區、烏蒙山區等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工作新模式,在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落地實施中切實肩負起茶葉科技國家隊使命。(通訊員 陳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