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湖北省副省長趙斌在省政府副秘書長梅祖恩、農業廳副廳長徐能海等陪同下,就如何推動湖北油料產業發展到油料所考察調研。
趙省長一行在王漢中所長等陪同下,參觀了油料所育種基地、加工中心和質檢中心。在油菜育種基地,趙省長饒有興致地參觀了該所育成的油菜新品種“中雙11號”和超高含油量、超高產、多抗的油菜新品系。其中,“中雙11號”含油量達到49%以上,是目前我國審定的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并具有產量高、抗病性強和強抗倒伏、強抗裂角以及半矮稈等特點,是我國目前最適合機械化收獲的油菜品種。在加工中心,趙省長參觀了生物柴油中試車間,了解了該所研發的新型制油工藝、設備和營養油、康欣寧膠囊等系列功能產品。在質檢中心,科研人員向趙省長現場演示操作了該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參數糧油品質速測儀。幾粒油菜籽被放進速測儀后,不到一分鐘便獲得了含油量和硫甙、芥酸、蛋白質含量的數據,檢測結果能夠與國際比對,而價格只有國外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
座談中,王漢中分析了目前我國油料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針對湖北油料生產特點,提出了促進湖北和全國油料產業發展的3條建議。一是加快“雙低三高”(低芥酸低硫甙、高油高產高效)油菜發展進程,大幅提高油菜產油量和生產效益;二是實施“雙低菜籽油市場占有率提升計劃”,把小型榨油機列入農機補貼范圍,通過市場消費拉動促進油菜生產;三是針對生產上花生品種嚴重老化的問題,提出加強花生繁種基地建設和良種補貼實施力度,加快花生新品種推廣。
趙省長對這些建議表示肯定。他說,解決我國油料供給不足的狀況,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位面積產油量。湖北是我國油菜資源大省、科技強省,油菜是湖北特色產業,加快“三高雙低”、適合機械化收獲的油菜品種的選育和推廣,是當前湖北油菜產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要多渠道地加大菜籽油營養價值和湖北油菜的宣傳力度,加強市場營銷,提高菜籽油的市場占有率。同時,要提高加工水平和質量安全檢測水平,推動和保障油菜生產發展。油料所設在湖北,為湖北油料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我國油菜生產的3次革命中,油料所做出了突出貢獻,今天看到了油料所一大批新的成果,相信油料所必將引領“三高”油菜產業發展的第四次革命,也希望油料所為湖北油菜產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通訊員: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