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5日上午,歐盟部長級農業委員瑪麗安•菲舍爾•伯爾女士在農業部國際合作司盧肖平副司長、歐盟農業總司司長約塞•羅杰瑰茲先生和歐盟駐華使團副大使弗蘭茲•耶森先生等10人及歐盟部分成員國科技參贊的陪同下,訪問了我院并發表了題為“變遷世界中歐盟農業政策的改變”的演講。
翟虎渠院長會見了歐盟農業委員一行。會見時,雙方就轉基因作物、食品安全等話題交換了意見。翟虎渠院長對伯爾女士來我院發表關于歐盟新的共同農業政策表示歡迎,并回顧了我院參與歐盟框架計劃及與多個歐盟成員國建立合作關系的情況。翟院長指出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聯盟,它的政治、經濟改革對世界影響巨大。歐盟從2003年開始,執行新的共同農業政策,對世界農產品市場的政策、貿易和談判具有深遠影響,對我國與歐盟的農業談判具有重大意義。我院自1991年以來共參與24項歐盟合作項目,并與7個歐盟成員國的農業科研單位或大學簽署了院級合作協議,在與歐盟的合作過程中,我院在經費、科研水平、人才培養方面獲益良多,并希望能進一步擴大與歐盟的合作。
伯爾女士介紹了歐盟內部的農業政策改革及其與全球形勢銜接的情況。她說中歐需要更好地了解彼此關心的問題,才能解決中歐農產品面臨的共同挑戰。伯爾女士在演講中首先回顧了歐盟成立和共同農業市場形成的歷史,以及共同農業政策發展的歷程,并對歐盟農業政策改革作了介紹:該政策注重食品質量、環境保護和合理的資源利用等,并將把對農民的補貼從與產量掛鉤改為與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環境、農村景致保護等掛鉤,減少農業國際貿易的出口補助,降低關稅壁壘,對農民的補貼會逐漸減少,從現在占GDP的0.51%減到2013年占GDP的0.33%;將更關注農村生活而非僅僅是農業生產。其次,她談到了現在進行的WTO農業談判。她說歐盟在此次談判中表達了歐盟政策可以進行調整和進一步推動談判的愿望,并相信這會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貿易起到促進作用。中歐雙方的貿易往來比以往已得到了加強,2004年,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農產品價值約30億歐元。她希望雙邊貿易能達到平衡,中國人也有機會享受到更好的歐洲農產品,比如有地理標志的農產品。
據悉,我國農業部與歐盟農業與鄉村發展總司發表了關于建立中歐農業對話機制的聲明,將定期(一年一次)輪流召開關于農業政策、農業貿易等方面內容的對話活動。
來自我院作物所、蔬菜花卉所、文獻信息中心、農業經濟研究所、農業環境與持續發展研究所、科技局等單位的領導、科研人員和學生150人左右參加了演講活動。(攝影 丁麟)
翟虎渠院長與歐盟農業委員瑪麗安•菲舍爾•伯爾女士親切握手
雙方就轉基因作物、食品安全等話題廣泛交換意見
農業部國際合作司盧肖平副司長(左二)等領導會見時在座
歐盟農業總司司長約塞•羅杰瑰茲先生和歐盟駐華使團副大使弗蘭茲•耶森先生等
翟虎渠院長發表熱情洋溢的歡迎詞
來自我院作物所、蔬菜花卉所、文獻信息中心、農業經濟研究所、農業環境與持續發展研究所、科技局等單位的領導、科研人員和學生150人左右參加演講活動
歐盟部長級農業委員瑪麗安•菲舍爾•伯爾女士發表題為“變遷世界中歐盟農業政策的改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