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蜜蜂所和中國養蜂學會聯合舉辦的“紀念朱德同志為中國蜂業題詞5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朱德于1959年和1960年兩次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視察,并于1960年2月27日題詞:“蜜蜂是一寶,加強科學研究和普及養蜂,可以大大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和獲得多種收益”。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原副主任舒惠國,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萬寶瑞,國資委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執行會長劉延寧、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副書記羅炳文、農業部畜牧司司長王智才、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葉貞琴、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劉艷、財政部科教文司副司長居昊、全國供銷總社科教部副部長沈青等領導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朱德同志的親屬、有關部委的領導,各省市養蜂管理機構、科研教學單位,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和優秀蜂業工作者代表出席了會議。
會上,蜜蜂所所長、現代蜜蜂產業體系首席專家吳杰研究員介紹了50年來蜂業的發展情況。他從普及養蜂、蜂產品增長、蜂業科研發展、蜜蜂授粉技術嘗試、蜂業政策不斷完善等5個方面回顧了蜂業行業50年取得的成績。他指出,我國成為世界第一養蜂大國,主要經驗是國家重視、科技先行、服務“三農”和充分發揮各級新社會組織作用的結果。今后要進一步明確發展養蜂事業主要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方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蜂業發展觀念,改革蜂業生產方式,在加大蜂業科研力度的同時,充分發揮養蜂事業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生態效應和提供保健功能食品等各個領域的作用。
舒惠國指出,《畜牧法》將蜜蜂授粉列為條款內容之一,是一個創新之作。發展養蜂業“有百利而無一害”,它是促進農業增產的有效措施,是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極好途徑。要加大蜜蜂授粉宣傳,加強技術推廣,加大蜂產品知識普及和發揮生態方面作用的引導工作。
王智才在座談會上說,我國是養蜂大國,但還不是養蜂強國。目前蜂業發展正處在向現代產業轉變的新時期,要實現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推動傳統飼養向標準化規模飼養轉變,支持建設一批優質蜂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實行可追溯體系,切實提高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要加強科學研究,在良種培育、病蟲害防治、農作物授粉、蜂機具研制、飼養技術、蜜源植物資源開發利用、養蜂區劃和養蜂經濟等方面深入開展系列化專題研究,為我國養蜂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要加大蜜蜂為農作物授粉技術推廣力度,探索建立蜜蜂授粉有償機制;要加快培育養蜂專業合作組織,提高養蜂生產組織化水平。王智才表示,農業部將就加快蜜蜂授粉技術推廣,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指導意見,并制定《全國養蜂業發展規劃(2010—2015)》,從而加強對養蜂業發展的指導與管理。
羅炳文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蜜蜂所在科研和產業發展方面做出的成績。他強調要從生態科學的觀點審視蜂業科技,確立蜂業科技在農業中的地位,加大蜂業科技經費的投入,中國農業科學院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關注蜜蜂產業的發展。
座談會由蜜蜂所黨委書記王勇主持。他在會議結束時強調,隨著國運興衰而興衰的中國養蜂事業,今天正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大好勢頭。前不久,中央領導同志在有關單位提出的“蜜蜂授粉作為一項農業增產措施亟待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的建議上批示“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對農業的生態、增產效果似應刮目相看;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蜂資源豐富,應采取有力舉措,充分發揮蜂業的作用。”蜂業界要以“紀念朱德同志為中國蜂業題詞50周年座談會”為契機,加快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精神,總結經驗,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繼往開來,堅持發展養蜂事業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宗旨,全面謀劃和推進蜂業可持續發展,夯實蜂業發展基礎,帶動蜂業各項事業的進步。
分享到
蜜蜂所召開紀念朱德為中國蜂業題詞50周年座談會
發布時間:2010-03-03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