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農業農村部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承辦的“國家糧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對話會”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出席會議并作主旨演講。2021年世界糧食系統峰會特使艾格尼絲·卡里巴塔出席會議并致辭。
會議響應聯合國世界糧食峰會號召,以“推動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主題,在國家范圍內召集糧食系統各個利益相關方開展對話,圍繞中國糧食系統轉型與政策支持、糧食生產與可持續發展、糧食減損與沖擊應對、城鄉居民的糧食安全與公平生計、可持續的食物消費等5個議題進行專題報告和開放討論,深入探討中國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路徑。
張桃林指出,中國政府始終堅持把解決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豐衣足食,端穩了14億人的飯碗,為緩解世界糧食供需矛盾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中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農業農村工作轉向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軌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將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動糧食和農業系統轉型,鞏固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保障水平,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中國將以世界糧食峰會為契機,大力提升糧食系統的效率、包容性和韌性,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糧食減損,并與各方攜手合作推進全球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唐華俊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道路,糧食產能持續增強,可持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居民健康營養狀況明顯改善,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糧食系統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的食物系統轉型面臨資源環境約束、氣候變化影響、小農戶對接大市場、食物供給壓力等方面的挑戰。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大食物觀統籌糧食安全,堅持大營養與大健康理念,不斷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全社會共享農業發展成果,并加大農業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為推動全球糧食系統早日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卡里巴塔高度稱贊中國積極參與糧食系統峰會,希望中國繼續分享見解和經驗,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構建有韌性和可持續的糧食系統,開創全球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主持開幕式。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主持“中國糧食系統轉型與政策支持”議題并作會議總結。來自聯合國相關機構,國家相關部委、地方政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金融機構和媒體的1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通訊員 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