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首席科學家研修班——“畜牧與獸醫”研修班成功舉辦。研修班邀請院士、有關部委領導和知名專家進行授課。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蘭州獸醫研究所等11個研究所的領導、創新工程首席科學家、青年骨干等120余人參加研修。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出席閉幕式并講話。
此次研修班是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科技工作重要論述以及致中國農科院賀信精神,進一步聚焦“三個面向”“兩個一流”的發展目標,切實解決創新工程評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更好支撐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研修班圍繞新時代畜牧獸醫領域的國家發展戰略、相關科技前沿、國家和產業重大需求等內容進行了授課與研討。
一、圍繞畜牧獸醫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凝練重大科研命題
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站在國家畜牧業全局高度,提出畜牧業優先發展、科技興牧、種養結合、加快小農戶融入現代生產經營體系、統籌內外、有效調控、加強體系建設等7項戰略措施。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提出,當前我國畜禽種業的重點工作是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推進畜禽良種聯合攻關、打造畜禽種企航母、加強畜禽種業管理。中國農科院副院長馮忠武講述了我國非洲豬瘟的防控措施和獸醫領域主要政策需求,提出獸醫法律體系保障、防控體系技術、獸醫安全評價等領域的科研需求。
中國農業大學李德發院士從飼料數據庫建設與飼料原料配方精準化、腸道微生物與腸道健康等跨學科研究等方面分享了動物營養領域的發展趨勢、最新概念和研究成果。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副司長蔣丹平提出,基因編輯技術、干細胞育種技術、體外肉類合成與培養技術等顛覆性技術預測,重點講授動物營養與健康養殖、動物疫病防控領域關鍵技術預測結果。中國科學院王文教授圍繞動物科學領域前沿、科學選題和核心問題突破等方面,提出畜牧業科研領域通過組學大數據和基因組選育、干細胞技術、基因編輯、人造肉與人工智能等未來革新性動物育種新技術展望。
參加研修的首席科學家通過研討交流凝聚共識,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凝練出未來畜牧獸醫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包括畜禽重要經濟形狀的遺傳機制、畜禽產品經濟性狀形成的營養生理學基礎、畜禽遺傳多樣性與優質基因資源挖掘、畜禽環境生理基礎、病原變異和計劃機制、病原免疫應答和免疫逃逸機制、病原受體識別和致病機制、有效抗原和佐劑理論體系、病毒細菌相互感染機制、病毒與宿主共生及進化機制等。
二、圍繞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明確重大科技平臺建設思路
哈爾濱獸醫所所長步志高研究員講述了研究所擁有的重大科技平臺的建設和使用情況,證明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聚集一流創新人才、吸引重大項目資金、保障重大創新產出、支撐一流學科發展和帶動頂尖人才成長方面的巨大正效應。
哈爾濱獸醫所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對團隊首席很有啟發。一是團隊首席認為中國農科院畜牧獸醫領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很多,需要盡快補齊短板。二是研究所在重視關鍵平臺建設的同時,也需要建設一批標準化平臺設施,比如:現代綠色飼料制造與評價基地、互聯網+現代畜牧業產研深度融合的實驗平臺、標準化動物試驗場、畜禽環境生理學實驗室、基因編輯和操作技術平臺、牧草育種和良種繁育基地、動物實驗配套、動物實驗設施和獸藥GDP平臺、大型實驗動物培育和繁育基地等。
三、探索交流院企合作模式,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溫氏食品集團研究院院長吳珍芳教授,以華南農業大學-溫氏集團院企合作的成功案例,提出開展多種合作方式為基礎的長期合作,發揮好科技人員的紐帶作用,院企領導人要具備決斷力和擔當精神,積極推動科研與產業之間融合。
團隊首席普遍反映,在當前科技體制改革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大背景下,院企合作是研究所活下去、活得好的前提。一是團隊首席要解放思想,加深對構建“三創一體”的創新鏈的認識。二是加強科研選題的應用性。在科研選題時就要考慮到成果的應用前景、轉化模式等問題。三是研究所要在推進畜牧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推進畜產品的綠色增產增效模式集成示范等工作中創新院企合作模式,主動落實與相關企業的對接合作。
四、提升團隊首席綜合能力,更好發揮首席引領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科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闡述了首席科學家如何增強國家農業科研國家隊的使命感責任感、加強戰略思維和戰略謀劃、重視科研團隊科學情懷的教育和養成。
在研討中提出團隊首席的引領作用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團隊首席要把好研究方向。個別創新團隊在梳理研究方向的時候,目標很明確,研究方向很集中,跟其他團隊也沒有交叉,可在后續研究中出現交叉,在這個過程中首席要把握研究方向不偏離。二是團隊首席要增強綜合管理能力。團隊首席要不斷凝練和弘揚團隊文化,構建合理的人員梯隊。三是團隊首席要帶頭弘揚科學家精神。
五、明確創新團隊與首席科學家定位,落實首席科學家責任與使命擔當
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在研修班閉幕式上指出,首席科學家是“三個面向”精神落實的主體,是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實施的核心主體,是中國農科院改革發展的主體,是全院各個領域科研工作的排頭兵。首席科學家要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成為本學科的一面旗幟,成為領軍人才的旗幟、弘揚科學家精神的旗幟、學術道德的旗幟和創新文化建設的旗幟。科研選題要緊扣最緊迫的國家需求,要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在最緊迫、卡脖子的問題上下功夫;科研工作要對標世界畜牧科技前沿,全面了解本領域的世界前沿,加強應用基礎原創研究,緊跟高新技術時代步伐,推進交叉學科發展;謀劃重大專項要圍繞重大需求開展長周期研究,善于把大需求變成方案和項目;著力謀劃重大科研平臺,建設關鍵重大基礎設施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境界,有超前謀劃的眼光思路;努力構建“三創一體”創新鏈,注重開展選題應用性評價、科研進展應用性評價和專利產品應用性評價;善于協同創新,反對單打獨斗,加強團隊之間協作和合作,共建共享共用;探索新時代的科研導向,建立以科研進展為基礎的業績評價制度,實行職稱評審代表作制度,強化學術委員會評價功能,實施科研、轉化、支撐、管理人員分類考核;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科研團隊,要講政治,堅守初心,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嚴明紀律,營造潛心科研的寬松環境。(通訊員 高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