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通過高通量測序構建了全球首個雞腸道微生物參考基因集,對動物腸道宏基因組學研究起到重要補充作用。該研究為開發“綠色天然”植物來源替抗產品提供了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微生物學(Microbiome)》上。
伴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限抗”和“禁抗”的隊伍,尋找和開發“安全、有效、可控、成本低”的天然替抗產品是目前全球研究的熱點。然而,無論是飼用抗生素還是天然替抗產品的防病促生長作用都與腸道微生物緊密相關,但是由于缺乏大樣本量數據的分析和缺少更能真實代表腸道內微生物情況的樣本,導致一直無法清楚解析兩者的作用機制。而只有闡明兩者的防病促生長機制,才能真正指導綠色安全的防病促生長的飼用替抗產品的開發。
為了進一步研究家禽腸道微生物功能解釋飼用抗生素和天然替抗產品與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關系,聯合研究團隊于2012年啟動雞腸道宏基因組研究計劃,經過6年的努力,構建了第一個雞腸道微生物參考基因集,深入分析不同腸段、不同飼養方法、不同日齡對腸道微生物群落與功能的影響,并系統比較了飼用抗生素金霉素(CTC)和天然替抗產品博落回提取物(MCE)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調節作用。
該研究還以金霉素(飼用抗生素)與博落回提取物(植物來源天然促生長劑替抗產品)為比較研究對象,揭示對比了兩者的促生長機制。宏基因組數據結果顯示博落回提取物主要能促進有益菌乳桿菌屬增加、增強氨基酸和丁酸等營養或抗炎物質合成,從而有利于抗炎促生長。而金霉素則增加了腸道中產抗生素菌群豐度及增強了多種抗生素合成途徑,據此推測能更有效地抑制有害菌和炎癥反應來達到促生長效果。(通訊員 趙華)
原文鏈接:https://microbiome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68-018-0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