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奶業是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規劃中的重點。犢牛是奶業發展的基礎,只有培育好犢牛才能擁有高產穩產的奶牛群。犢牛健康培育是培育優質奶牛的重要環節,犢牛出生后處于一個特殊的生理時期,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均處在發育階段,受關鍵營養素影響。采用營養全面的代乳品完全代替鮮牛奶飼喂犢牛,是國外現代奶業廣泛應用的技術和產品,有效促進犢牛消化系統發育,有利于成年后的高產穩產。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的專利“犢牛兩階段代乳品”基于“犢牛營養調控及培育關鍵技術”的理論研究,發明了分階段飼喂的代乳品產品,完成了規范的科學試驗和生產示范,改變了犢牛隨母哺乳的傳統方式;突破了發達國家犢牛代乳品壟斷市場的瓶頸;將經典的動物營養理論與現代的生物技術相結合,建立了犢牛培育新技術,給我國反芻動物養殖業帶來了技術革新,推動了科學技術在畜牧產業的發展和應用。
該專利技術將犢牛代乳品分為前期和后期,為配制兩種規格的代乳品提供可選原料,合理搭配與使用營養物質消化代謝助劑。針對哺乳期犢牛前期和后期胃腸道消化酶分泌量不足的問題,將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和木聚糖酶進行合理搭配,促進犢牛消化能力。根據幼畜的需要,將脂溶性維生素(A、D、E等) 和水溶性維生素(B1、B2、B6等)、合成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銅、鐵、錳、鋅等添加到產品中,并列出了具體優選配比范圍,滿足犢牛的生長發育需要。
該專利發明之前,國內犢牛飼養多依賴牛奶或進口犢牛代乳粉產品,本團隊前期犢牛代乳品專利技術產品所占市場份額較低。本發明產品上市后,犢牛生長良好,每頭犢牛可以節省鮮奶350公斤以上,犢牛可節省400-800元/頭。用以飼喂公犢牛生產小牛肉,斷奶后生長發育優良,成活率95%以上,成年后初配月齡平均提前1.5月,節省飼養成本1350元/頭;新生犢牛采用該專利進行培育,青年牛發育良好第一胎產奶量平均提高1.07噸/年,第二至三胎平均提高2.37噸/年,在有效利用年限3個泌乳期中平均增加產奶量5.9噸/頭,達到先進國家水平。扣除因多產奶而增加采食飼料的費用,每頭牛可增加收入1.9萬元。以上合計每頭牛從出生到3個泌乳期結束,可新增受益2.2萬元。該專利技術的產品經全國31個省區奶牛養殖場應用,效果顯著,以大型奶牛生產企業歷年推廣215067頭犢牛計算,扣除推廣費,合計直接經濟效益295038.5萬元,間接經濟效益可達105億元,帶動形成了一種新型特種飼料生產行業。
該技術和產品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被中國農科院列為“百項重點推廣成果”,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農業農村部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