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經觀察”第3期會商會議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會議圍繞大豆供需形勢及走向、產業技術發展、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油脂油料期貨市場作用等問題進行討論交流。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出席會議。會議由副院長梅旭榮主持。
與會專家認為,近期大豆行業供需關系風險較小,但中長期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國內外大豆單產水平有拉大趨勢,且生產成本增長較快。主產區和主銷區距離較遠,國內運輸成本無優勢。短期內大豆進口格局變化不大,但傳統的供需平衡將逐漸改變。期貨已成為我國大豆壓榨企業經營的重要工具,并形成了針對種植戶的“保險+期貨”模式。
與會專家建議,大豆產業發展要細分市場,逐步建立起涵蓋育種、補貼、運輸、精深加工等于一體的食用商業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圍繞種植戶增收和增產實現對大豆產業的精準調控。繼續創新期貨市場服務大豆種植領域的模式,加快推動大豆育種、地力提升、綠色防控等產業技術集成示范創新,提升單產和品質。面對中美經貿摩擦等不確定性因素,要樹立底線思維,達成底線共識。重視大豆替代品的生產、進口和消費,釋放穩定的需求信號,穩定國際市場預期,鞏固并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
來自大豆生產合作社、大豆相關企業、管理部門和地方領導及高校院所的60余名專家參加了會商。(通訊員 雷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