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傳粉蜂生物學與授粉應用團隊研究發現,噻蟲嗪農藥可影響中華蜜蜂的歸巢、飛行、學習和記憶能力。該研究將對中華蜜蜂保護策略的制定和噻蟲嗪農藥的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害蟲管理科學(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上。
中華蜜蜂是我國最重要的一類傳粉昆蟲,對維持我國生態系統多樣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由于化學農藥的使用、氣候的變遷、病毒和細菌的侵染、蜜粉源植物的缺失等對蜜蜂這類授粉昆蟲的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這些因素中,農藥尤其是新煙堿農藥的使用,被認為是一個主要因素。
該研究探究了田間實際殘留水平下,噻蟲嗪農藥對中華蜜蜂的歸巢、飛行、學習和記憶能力的影響。研究發現,雖然10 ppb的噻蟲嗪并沒有引起中華蜜蜂歸巢率的下降,但顯著延長了其歸巢時間;進一步的飛行能力測試表明,其飛行能力沒有減弱,但學習記憶能力在藥后得到顯著下降。同樣的,2.4 ppb的噻蟲嗪也降低了中華蜜蜂的學習記憶能力。這可能是中華蜜蜂接觸噻蟲嗪農藥后飛行速度增加而歸巢時間變長的原因。上述研究表明,學習記憶能力的下降可能是引起中華蜜蜂歸巢能力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科院院級基本業務費、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謝文聞)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ps.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