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等機構承辦的2019(首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暨第七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中國乳業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在成都召開。會上發布了100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和1000項優秀科技成果。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在致辭中強調,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活動的“最后一公里”,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科研機構良性發展、建設世界一流院所的必然要求。中國農科院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積極面向產業重大需求、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與各地科研單位、農業企業一道,探索出一批成果轉化新模式,有力支撐了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當前,我國正處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必須發揮創新引擎的帶動作用,大力推廣更加符合市場需要的新品種和關鍵技術,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唐華俊希望,政產學研各方能夠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加強溝通協作,聯合打造發起于成都、服務于全國、具有權威性和廣泛影響力的成果展示交易平臺,塑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標志性里程碑,進一步推動科技與農業產業有效結合,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兼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作題為《推動科技創新 助力鄉村振興》的主題演講強調:一是深入學習貫徹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等硬任務按時完成;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穩住糧食產量、穩住農民就業、強化農村基層黨建,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守好戰略后院。二是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搞好營銷宣傳,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三是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要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推動科研方向的轉變,注重開發優質高效、市場歡迎的農產品品種,引領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突破一批、研究一批農業科技關鍵核心技術和實用新技術,構建農業科研機構、高校、龍頭企業等多元主體的聯合合作機制。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科技人員松綁減負,為農業農村注入科技支撐的動力。
大會以“鄉村振興 科技先行”為主題,發布了100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和1000項優秀科技成果,相關科研機構和農業企業進行了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簽約或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西南分中心、西部分中心、石家莊分中心、武漢分中心舉行了分中心成立和啟動儀式。來自中國農科院各研究所、地方農科院、涉農高校等22家機構進行了豐富多彩的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并與農業企業對接了技術需求,現場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生物所、棉花所還就技術推廣權進行了現場拍賣。據不完全統計,本次大會成果轉化交易和科企戰略合作簽約額近10億元,預期新增社會經濟與生態效益超過100億元。本次大會不僅開創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先河,還通過一系列成果展示和轉化活動,對塑造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四川省委常委曲木史哈,四川省副省長堯斯丹,主賓國俄羅斯代表、亞洲工業企業家聯合會副主席劉維寧出席大會開幕式及高級別全體會議。農業農村部領導,兩院院士及知名科學家,中國農科院、地方農科院和農業高校負責同志,四川省、成都市及其它省市相關部門領導,全國代表性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主賓國嘉賓,國際機構及組織、海外企業的代表,協(學)會等社會組織代表,中央及地方媒體代表等1000余位嘉賓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