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紀實】為祖國的果樹事業努力工作,回首往事我盡力了
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國集中連片貧困人口聚集區,如今櫻桃產業讓當地很多貧困戶過上了又甜又紅的好日子。2003年以來,汶川、理縣、茂縣、金川、小金、九寨溝等地甜櫻桃種植面積4萬余畝,阿壩州現已建成為我國品質最佳甜櫻桃極早熟栽培區,甜櫻桃產業也成為阿壩州發展的新名片。說起阿壩州甜櫻桃產業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它的推廣者,中國櫻桃產業功勛人物,獲得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授予的“中國櫻桃產業功勛獎”的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黃貞光研究員,還有他的櫻桃種質改良團隊。
為了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甜櫻桃產業發展,延長鮮果供應期,黃貞光帶領櫻桃種質改良團隊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員32年持續奮斗在我國中西部地區甜櫻桃產業生產第一線,針對甜櫻桃砧木及品種適應性、技術人才培養、示范引領缺失等產業共性問題,創制甜櫻桃新品系20余個,培養技術人員10萬余人次,從無到有建立起我國甜櫻桃早熟栽培區,輻射帶動隴海鐵路沿線河南、陜西、山西、甘肅、安徽等地栽培甜櫻桃150萬畝,占我國甜櫻桃栽培總面積的40%,促成我國甜櫻桃栽培區域沿隴海鐵路向西推進1000公里,徹底改變了我國中西部地區無法規模化發展甜櫻桃的歷史難題。
選育品種,為櫻桃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我國中西部地區甜櫻桃發展之初,砧木以大青葉等喬化砧木為主,栽培品種雜亂,生產中花而不實、產量低、畸形果率高等問題突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櫻桃種質改良團隊一方面從國外引進優良的砧木和品種,其中半矮化砧木ZY-1因具有嫁接親和性好、適應性廣、早果性和豐產性好等優勢已經在全國14個省自治區市廣泛栽培;另一方面加強自主品種的選育,通過甜櫻桃雜交種子成苗率低的問題,創制甜櫻桃新品系20余個,徹底扭轉了我國中西部地區甜櫻桃良種匱乏的局面,為櫻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傳播技術,扎扎實實為櫻桃產業培養技術人才
甜櫻桃童期長,進入結果期比其他核果類果樹晚,再加上我國中西部地區甜櫻桃營養生長旺盛、花芽形成困難,定植7~8年才進入豐產期是甜櫻桃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櫻桃種質改良團隊通過不斷改良細長紡錘形的整形修剪技術,建立了一套3年開花、5年豐產的甜櫻桃矮化密植早豐產栽培技術體系。30多年來,黃貞光帶領團隊成員常年奔波在生產第一線的“田間課堂”,講品種說技術做示范,在全國各地開展技術講座1000余場,栽培技術材料的分發、技術咨詢及現場技術指導更是不計其數,累計培養鄉土科技人才和新型農民10萬余人次。李林紅是黃貞光研究員培養的第一批學員,目前已發展成為臨猗縣櫻桃產業發展帶頭人,在其示范帶動下,臨猗縣甜櫻桃栽培面積突破3萬畝。許許多多的李林紅式“土專家、田秀才”成為我國中西部甜櫻桃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由點覆面,櫻桃產業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搖錢樹”
從1998年開始,櫻桃種質改良團隊先后在陜西渭南、銅川、山西運城、甘肅天水、四川阿壩州、河南鄭州、安徽和縣等地設置示范點推廣甜櫻桃栽培,該地區生產的甜櫻桃比大連、煙臺等甜櫻桃主栽區提早15-20天上市,首批甜櫻桃示范基地進入盛果期后每畝產值2萬元左右,一顆顆甜櫻桃“紅果果”變身“金果果”,在我國隴海鐵路沿線各省掀起了種植高潮。
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陳坪村和渭南市澄城縣莊頭鄉郭家莊是櫻桃改良團隊發展的首批示范基地之一,經過20年的發展,陳坪村首批甜櫻桃示范基地到今年累計收入達30萬元/畝,精品果園累計收入可達36萬元/畝;郭家莊全村90%以上的土地都種上甜櫻桃,是遠近聞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人均年收入3萬多元。由于陳坪村和郭家莊的示范作用,銅川市和渭南市甜櫻桃種植總面積分別達到3.8萬畝和6.5萬畝。
2005年山西省運城市絳縣史村甜櫻桃進入豐果期以來,售價常年穩定在12-16元/千克,種植效益遠高于原來種的其他果樹。“現在露地櫻桃每畝收入1.5萬元以上,大棚櫻桃畝收入在5~6萬元,全村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該村原黨支部書記李效林說。在櫻桃種質改良團隊示范帶動下,截止到2019年,絳縣甜櫻桃總面積突破3萬畝,輻射帶動臨猗、芮城、永濟、萬榮、聞喜、曲沃等地發展甜櫻桃8萬余畝。
“我們這一代人是在毛主席思想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從兒童時期就決定為建設祖國而努力學習,大學畢業時黨叫到哪里就到哪里。1973年,我調到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下決心為祖國的果樹事業努力工作,回首往事我盡力了。”這就是黃貞光研究員獲獎時的感言。(通訊員 趙倩)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