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遼寧省興城市韓平市長率領市政府一行專程到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向為興城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服務的科研人員拜年,獎勵研究所為興城農村發展脫毒甘薯產業做出特殊貢獻的專家10萬元獎金,希望果樹所繼續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技術支持。
去年,興城市大寨鄉、圍屏鄉部分農戶種植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引進推廣的脫毒甘薯獲得大豐收,平均畝均純收入超過1800元,大旱之年取得這么好的收成,讓農民真正嘗到科學種田的甜頭。“要想富,靠科技”,這句話已成了農民的口頭禪。圍屏鄉甘薯種植大戶杜志軍說,發展甘薯這種農作物是市政府引導、科技專家指導的成果,政府在我們農民與科技專家之間搭了一個科技致富之橋。
近年來,興城市地方政府決定在丘陵山地多的鄉鎮引導農民發展甘薯產業,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許多種植上的難題,重茬地甘薯病害多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甘薯產業做大做強。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從當地經濟發展需要出發,積極開展科技服務和技術推廣,承擔了興城市甘薯攻關任務。2007年春,他們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研究所引進徐薯23、徐薯781、徐薯35-5、徐薯22等5個脫毒甘薯品種,進行試栽和篩選。通過實地試驗,他們決定選擇徐薯22在興城市進行重點推廣。3年來,共培育徐薯22脫毒試管苗2萬余株,繁育脫毒種苗60余萬株,推廣脫毒甘薯達1200多畝,平均畝產達3000公斤以上,實現農民增收100余萬元。
獲獎專家、脫毒中心課題主持人董雅鳳說:“今后,我們將繼續圍繞興城市的甘薯產業發展,面向甘薯生產第一線,繁育更多的脫毒甘薯種苗、脫毒試管苗和脫毒種薯,滿足生產需要。同時,我們也愿意為農民無償提供脫毒甘薯種苗繁育的技術指導,讓更多的農民朋友走上發展甘薯致富的道路。”
分享到
科研項目架起果樹所與地方經濟結合的橋梁
發布時間:2010-03-03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