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以來,西南地區受降水量異常偏少、氣溫偏高、蒸發量偏大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正經歷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為充分了解這次特大干旱對當地人民生活和生產帶來的影響,研究制定科學抗旱減災技術措施,給當地政府部門和農民提供抗旱減災決策咨詢和技術指導,我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派出由段愛旺所長帶隊,齊學斌研究員、翟國亮研究員和孟兆江研究員組成的專家組,于4月8—12日赴云南省旱區進行考察調研。
專家組到達云南后,分成兩個小組,在云南省農業廳同志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云南省曲靖市的麒麟區、陸良縣和師宗縣,紅河州的瀘西縣、彌勒縣和建水縣,玉溪市的紅塔區,楚雄州的楚雄市,大理州的賓川縣、祥云縣和彌渡縣等11個縣(區)所轄的20余個鄉鎮。通過收集有關資料、選點實地調查以及與當地干部群眾座談,詳細了解了干旱對農作物生產及群眾飲水的影響。
經過認真分析旱情成因、當地的氣候變化規律、土地資源利用現狀及水資源變化與利用情況,專家組認為,云南省雖然在總體上屬于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但仍需針對農業的季節性干旱、水資源的季節性和區域性緊缺以及因工程不足造成的水資源調控能力不足等問題,堅持走節水農業發展道路。要以提高水資源可調控能力為核心,大力修建中、小型水利工程,解決季節性干旱情況下水源供給不足問題;要著力發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包括各類塘壩及水窖,解決山區嚴重干旱情況下的人畜飲水問題,同時兼顧嚴重干旱情況下經濟作物的抗旱保苗用水問題;要以提高農業抗旱減災能力為方向,大力推廣應急型抗旱節水灌溉技術及裝備,滿足干旱情況下快速灌溉農田的需求;要以提高旱薄坡地蓄水及生產能力為目標,大力開展以土地平整、變旱地為灌溉農田為主導的中低產田改良,為農業的高產穩產提供良好的基礎。
此外,考察組還就當地設施農業、節水農業、科技農業和高效農業的建設問題,為當地政府和農業管理部門提供了多方面的建議;并與農業廳有關部門達成共識,將繼續發揮研究所的專業優勢,為云南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節水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
專家組在田間查看墑情
遭受干旱的大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