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8年度集中受理階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34個相關單位共獲資助5類項目328項,比2017年增長8.97%,累計獲直接費用1.49億元,增長率超過10%。中國農科院作為一個整體,立項數和獲資助直接費用分別占居全國高校和科研單位第17位和第24位,均保持穩中增長態勢。
在全部獲資助項目中,面上項目174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47項,分別占獲資助項目總數的53.0%和44.8%,首次出現面上項目獲資助數占比多于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占比達8.2%的情況。獲資助項目涉及基金委8個科學部中的5個,其中:生命科學部獲資助287項,占資助總項數的87.5%;地球科學部30項,占9.1%;化學科學部10項,占3%;工程與材料科學部7項,管理科學部3項。作科所“水稻蛋白品質形成關鍵基因的挖掘利用”、作科所“大豆耐鹽基因發掘及其調控機制解析”、基因組所“Hippo/Wnt通路交互作用及三維調控影響豬瘦肉量性狀形成的分子機制”等3項重點項目獲準立項,植保所寧約瑟研究員、基因組所阮玨研究員等2人獲優青項目支持。此外,還獲得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與交流項目2項。
從研究所獲資助情況來看,全院1/3強的研究所立項數超過10項,其中排名前5的是作科所30項、植保所29項、哈爾濱獸醫所24項,資劃所23項、水稻所18項;共有11個研究所立項數在5-9項,另有11個單位立項數在5項以下。立項數增長超過50%的研究所有8個,分別是基因組所、營養所、環保所、棉花所、牧藥所、特產所、鄭果所和農經所。
中國農科院歷來高度重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立項,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對推動立項起到了有效作用。研究制定了《推動中國農科院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立項工作方案》,系統謀劃全院基金申報工作,按照“大所抓質量,小所抓數量”的工作思路,加強分類指導;研究所綜合評價指標中,通過加強主持基金項目指標的權重,調動科研人員申報積極性;提前組織召開全院申報動員視頻大會,基金管理人員嚴把形式審查關,針對重點類和人才類項目,組織了一系列申報培訓輔導和預答辯會議。
截至目前,尚有非集中受理期申報的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與交流合作項目、聯合基金項目等正在評審和公示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