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專家協力攻關?破解海南豇豆困局
編者按:2024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海南陵水縣文羅鎮副鎮長兼五星村黨支部書記黃麗萍兩次在發言中感謝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有效解決了豇豆病蟲害問題,相關情況得到全國政協領導關注,引起社會媒體廣泛報道。為宣傳總結中國農科院在破解海南豇豆困局上作出的積極努力和重要貢獻,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和農科精神,院直屬機關黨委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和社會媒體梳理撰寫了典型事跡報道,現予刊發,供學習借鑒。
2021年5月,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等七部門印發通知,在全國聯合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豇豆成為治理的重點蔬菜品種。豇豆是海南省特色蔬菜,深受消費者青睞,也是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可以說豇豆質量安全既關系人民生命健康,也關系著菜農的“錢袋子”。然而,長期以來海南豇豆深受薊馬、斑潛蠅等病蟲害的困擾,長勢差、植株弱小、產量跟不上,還出現豆莢的“黑頭黑尾”,嚴重影響豇豆的品質,農民過量用藥和違規用藥又會出現農藥殘留問題,影響“舌尖上”的安全,如何破局成為當務之急。
組團攻關 快速回應農民之問
海南陵水縣五星村位于海南島東南部,村支書黃麗萍帶領五星村脫貧致富,是遠近聞名的勞模,他們在發展菜籃子項目——豇豆產業時卻遇到了難題。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黃麗萍在小組會上發出“農藥用多了影響品質,用少了影響產量怎么辦?”的“豇豆之問”,引起多位農業界委員的關注,其中就包括中國農科院原黨組書記張合成。
農民出題,專家攻關。全國兩會閉幕一周后,張合成和中國農科院栽培、植保、質量安全等領域專家來到五星村的田間地頭,與縣、鎮、村的農業部門以及種植大戶深入交流,廣泛了解豇豆生產中的問題。調研發現,五星村具有海南典型的高溫高濕環境,病蟲害高發,農民缺乏植保知識,發現病蟲害時局面已難以控制,慌亂中亂用藥,農藥殘留往往超標嚴重。豇豆的綠色發展問題始終困擾五星村乃至整個海南豇豆產業的發展。
2023年9月,黃麗萍到位于三亞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簡稱南繁院)就豇豆的綠色發展進行會商。此時,在中國農科院黨組的支持下,南繁院已為五星村量身訂制了一份合作計劃,即組建專家工作組在五星村設立一個集技術應用與示范推廣于一體的“樣板田”。黃麗萍喜出望外,很快按方案選了一塊占地25畝,由中國農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和兩個“南繁專項”支持的示范基地在五星村建立起來。
求真篤行 綠色防控有效治理
中國農科院重大科技任務,是院黨組開展“舉院抓大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由牽頭單位組織全院優勢科研力量開展協同攻關。為集中科技力量支撐海南豇豆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南繁院作為牽頭單位,聯合植保所、蔬菜所、質標所、水稻所,共同接下了“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的“軍令狀”,從農藥使用安全與豇豆安全生產開展全程科研攻關。南繁院副院長周忠實作為工作組組長,聯合植保所吳圣勇副研究員、蔬菜所謝文研究員、質標所王靜研究員、水稻所虞國平研究員多次赴五星村調研。工作組提出了“源頭治理、壓前控后”的總體思路,以駐村蹲點的方式,試驗推廣土壤消毒+增施微生物菌劑、新型防蟲網阻隔+地膜覆蓋、生物防治等一系列先進組合技術。
40歲的吳圣勇是負責駐村實操的技術骨干,他長期從事蔬菜害蟲綠色防控研究,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在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實驗中,他發現薊馬對豇豆花的氣味、顏色和形狀十分喜愛。順著這個思路,他研發了“引誘劑+仿真花”技術,對薊馬具有顯著的誘殺效果,這也讓村里的技術員對吳圣勇刮目相看。“他們比我們還上心,不分節假日,在地里的時間比我們長多了。”對于科研人員的付出,五星村的種植戶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在豇豆生長的關鍵期,為了獲得精準的第一手數據,吳圣勇帶領兩名學生每天早出晚歸,在近40度的紗帳中一干就是大半天,衣服能擰出半斤水。由于住宿房間不足,兩名學生住在村委會宿舍,吳圣勇住在4公里外的鎮上,有一次忙到天黑,沒有打到車的吳圣勇抄小路回鎮上,他跑過昏暗崎嶇的小路,回到賓館才發現滿腿紅包,癢痛難忍,鞋底還扎上了碎玻璃,腳下已血紅一片。“組織上派我們完成駐村任務,是對我們的信任,從事植保工作第一條就是要不怕吃苦。”吳圣勇經常用齊兆生、郭予元等植保所老一輩科學家扎根鄉村、潛心科研、攻堅克難、造福人民的故事勉勵學生們,傳承“求真篤行、敬農致用”的農科精神也成為了工作組的行動自覺。
駐村工作讓科研人員收獲良多,他們與農民無話不談,對農民的需求和困難了解得更真實更清楚,科研選題更加“接地氣”,尋找解決方案的信心也更加堅定。在深入研究中,骨干成員謝文發現,粉色對薊馬有很強的吸引作用,他將傳統的誘蟲板改為粉色,誘殺效率大大提高。防治病蟲害,駐村的科研人員各有妙招,打出了一套技術配套優化的“綠色組合拳”。
研以致用 快速檢測助力安全
五星村的豇豆難題在海南省不是個例,在全國聯合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中,控制存在農藥殘留問題的豇豆上市,也是倒逼豇豆生產病蟲害治理的重要手段。質標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研究創新團隊資深首席科學家王靜與她的團隊攻堅克難,研發出準確高效的快速檢測技術,將豇豆農藥殘留檢測工作從實驗室中解放出來,在凈化豇豆市場上廣泛應用,為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立下汗馬功勞。
2022年年底,王靜接到參與海南豇豆病蟲害治理的重大任務,隨即帶隊奔赴海南,開始采樣檢測的工作。團隊到訪三亞、陵水、保亭、樂東,檢測涉及范圍很廣,收集到的樣品裝了好幾大箱。她們白天深入田間地頭精準挑選有代表性的樣品采集下來,晚上開會討論,分析農藥殘留嚴重的原因,安排下一步工作重點。研討結束已然深夜,眾人散去休息,王靜的工作卻還在繼續。
四周靜謐一片,連月亮也躲進云層,她點亮賓館室內的燈光,埋頭開始樣品檢測。每天采集到的樣品很多,她心中嚴謹求實的科學原則從無動搖,確保檢測結果準確無誤是第一要務,僅測一遍不夠,還要進行2~3次的復測。即便緊鑼密鼓,工作到凌晨仍是那段時間的常態。“今天不做完,明天的新樣品又堆出來了。如果不盡快測完,前面積累的很多樣品就白采集了。”她說。
快速檢測的準確性在這次集中采樣中經受了考驗。除了在當地完成檢測外,團隊還將樣本同時送回北京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最終將兩方得到的數據進行對比,既能獲得精準的檢測結果,也能檢驗快速檢測的準確率。“研發出的新技術究竟能不能為產業服務?”半個月后,快速檢測的“考試成績”終于揭曉,數據符合率高達92%,比國家規定85%的標準整整高出了7個百分點,原本懷著擔憂的王靜終于放下心來。如今,快速檢測技術已應用于超市、線上平臺、農貿市場等所有售賣場景,不管在哪買的豇豆都可以通過自測放心食用。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2024年2月,海南豇豆的例行監測抽檢合格率達100%。
舉院抓大事 破解海南豇豆困局
3月的海南,草木蔓發,生機盎然。在五星村的蔬菜基地里,村民們穿梭在白色的紗帳中,采下一條條鮮嫩的豇豆,臉上掛滿豐收的喜悅。中國農科院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推廣示范田內的豇豆農藥減施80%,產量提升10%,品質得到顯著提升,并且采摘期延長15天以上。在豇豆現場示范評價與觀摩會上,重大任務跟蹤專家與評議專家現場調研后認為,這套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對于降低化學農藥使用,提高豇豆品質,節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破解豇豆困局的工作還在繼續。虞國平研究員帶著南繁院資源保障部全力支持五星村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點的建設,與政府、企業、村民對接,為各項工作的實施提供全面保障。在距離五星村近60公里的崖州灣科技城是南繁院的所在地,也是工作組駐村工作的“大后方”。植保所博士后張浩文正在開展海南省跨境遷飛害蟲的監測預警研究工作,他和同事們構建了海南省重大遷飛害蟲的監測預警平臺,研發的小型智能監測設備,可以準確識別豇豆薊馬等肉眼難以識別的蟲害,監測精度超過80%,為提早防治薊馬奠定基礎。“我們已經在豇豆全產業鏈建立起‘監測預警+理化誘控+生物防控+精準用藥’的科技支撐模式,目前來看成效很顯著。”周忠實介紹說。
糧安天下,大道同行。以重大任務為牽引,組織專家協力攻關,破解海南豇豆困局,是中國農科院聚焦“國之大者”,推行“舉院抓大事”工作機制,組建科技支撐穩產保供和鄉村振興網絡體系的一個縮影。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指出,中國農科院要對標農業農村部黨組“一體兩翼”工作布局,以產業專家團為主抓手,構建全面服務農業主產區和鄉村振興主戰場的網狀格局,進一步強化“立地”的擔當作為,不斷作出更多更有成效的科技貢獻。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楊振海強調,我們要將科技支撐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組織選派專家到生產一線為田間管理、防災減災、病蟲防控、單產提升等提供技術服務,推動高產穩產關鍵技術措施落實落地。
今年4月17日,由南繁院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及農藥殘留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正式啟動,在五星村蹲點的謝文擔任項目主持人。“近年來,海南省大力推廣‘防蟲網+’綠色防控技術,部署‘萬家拉網’行動,我一直參與其中的技術支撐工作。”謝文介紹說,“實現綠色防控單靠紗帳還遠遠不夠,我們要通過駐村實踐,研發更多實用技術,支撐豇豆產業綠色發展。”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